-
哈姆雷特与牡丹亭矛盾冲突比较
-
作者:冯梦明 来源: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 戏剧 戏剧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牡丹事 牡丹事
-
描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由于东西方各自文化的差异,在国际沟通与交流中容易产生一些沟通问题,本论文将通过研对《哈姆雷特》与《牡丹亭》这两部戏剧的矛盾冲突,反映东西方思维差异,促进东西交流.
-
《牡丹亭》结局探微
-
作者:李小雨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宝 杜宝 结局 结局
-
描述:《牡丹亭》的结局,一般都认为是大团圆结局,然而杜宝始终不认可杜、柳二人的自由婚姻,故《牡丹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如此安排,让《牡丹亭》中的现实世界与浪漫世界的冲突和碰撞展现在观众、读者面前
-
汤显祖与《牡丹亭》(上)
-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新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年),号海若、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戏曲家。他少年好读,21岁中举,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他性格耿直,因上疏抨击执政宰相而遭贬。1598年,他辞职回家,度过了20年
-
汤显祖与《牡丹亭》(下)
-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新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明朝王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说:“杜丽娘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瘐,泉台可瞑,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这道出了杜丽娘的性格特点。她为情人而死也要为
-
汤显祖牡丹亭历久常新
-
作者:方悦 来源:大公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元代是戏剧盛行的年代,孕育出四大作家;到明代,戏剧虽非主流,但也出现了一位与四大家旗鼓相当
-
读《牡丹亭》忆汤显祖
-
作者:暂无 来源:西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罗朗
在《红楼梦》里看到:有一次行酒令,黛玉一时怕被罚,也不细想就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当时众人都不在意,只有宝钗知道这句话来自《牡丹亭》,第二天她专门去找黛玉,说这是不正经的书,读了“移了
-
汤显祖《牡丹亭》故事源自哪里
-
作者:顾祖年 来源:常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故事源自南昌萧峰
江西临川籍的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因创作“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杰作,名传海内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
《牡丹亭》审美文化阐释
-
作者:杨洁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牡丹亭》 戏曲《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
描述:明代文学的典型代表是小说和戏曲,而戏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对《牡丹亭》的研究,此前已经有很多学者作过,而且取得不少优秀成果。但就笔者所看到的资料,发现很少有人对《牡丹亭》做
-
《牡丹亭》的几点思考
-
作者:左青英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生活经历 生活经历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实践指导 实践指导 文艺思想 文艺思想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
-
描述:力源泉之所在就是言情。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海源园林别墅中的绿色曲调
-
作者:林小峰 来源:园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美 朱家角 牡丹亭 绿色 海源 园林别墅 古典园林 昆剧 景观 自然环境
-
描述:时间:2010年的某个周末地点:上海古镇朱家角北首西井街,镇上最大的庄园式百年古典园林——课植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