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龚廷肾脾胃观点初探
-
作者:苑淑凤 袁红霞 来源: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脾胃论 益寿养元 龚廷贤
-
描述:浅谈龚廷肾脾胃观点初探
-
浅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
作者:吴巨洪 来源:知识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教训 教训 现代意义 现代意义
-
描述:千年前,王安石变法就象一颗重磅炸弹,在人们心里激起了剧荡,而余波则更是绵绵不决,一直延续到千年后的现在。秉着读史明鉴的目的,本文着重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入手,探讨它的价值和总结它的经验教训,以期能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所脾益。
-
浅谈《牡丹亭》的二合思维特征
-
作者:王远秋 陈扬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合思维 二合思维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
描述:二合思维是傅修延在第二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成立大会上提出的,它不仅体现在汉字字形上,而且在叙事单元内以及正副文本间都体现了出来,是除汉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所不曾具有的思维特点。作为传统戏剧的代表作之一的《牡丹亭》也在戏剧的主旨、人物及结构中体现了二合思维
-
浅谈用人制度——从“王安石变法”说起
-
作者:罗清华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用人制度 用人制度
-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一个历史的创举,但最后以失败告终。王安石用人不当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回顾历史,找出其用人上的失误,得出教训。
-
浅谈《红炉点雪》对虚劳的诊治特点
-
作者:郑家铿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虚劳 病因病机 痰火 学术见解 龚居中 理虚元鉴 诊治特点 专书 明代 传变规律
-
描述:《红炉点霄》系明代龚居中撰。本书原名《痰火点雪》,清·嘉庆年间校刊时改是名.本书阐述了虚劳(包括痨瘵)的病因病机、证治、调护等问题,有独特的学术见解.后世医家常把它和《十药神书》、《理虚元鉴》等虚劳专书相
-
浅谈梦在汤显祖戏剧创作中的运用
-
作者:薛金东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因情成梦 理学 临川四梦 戏剧主张
-
描述:象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
浅谈《周礼》中财计体制的影响
-
作者:严学丰 来源:南腔北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价值。下面我就《周礼》浅谈其中的理财原则和财计体制,其反应的理财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相互牵制的会计内部组织或岗位的形成 《周礼》中,天官以下设两个主管部门,一是财务保管部门,采取分权管理办法
-
浅谈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及其对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
作者:赵霞 来源:职业·中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有企业人才培训也要首先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从根本上重视人才,把人才放在一个战略核心的位置,谋为人才先,才能做好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 二、古之取士,皆本与学校——培养人才要重视教育 王安石认为,人的先天禀赋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才能大小,后天的学习才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王安石曾举出江西金溪县农村一个超常儿童方仲永泯然众人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认为一个人的才智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受之天”与“受之人”两方面。王安石认为解决人才培养之问题,要抓源头,即抓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而教育是造就人才的根本途径。他说,古之取士,皆本与学校,不兴学校而想得到人才,那是缘木求鱼。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予以整顿。对于我们国有企业,则要重视企业员工的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职工培训,把职工看成是蓄电池而不是干电池,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和持续开发,强调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以求知识得到共享,职工素质得以持续提高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
作者:徐岸慧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学生思维 教师 语文教学 班主任 陆九渊 课堂气氛 提问技巧 引导 语文课堂
-
描述:每次开班主任会的时候,抬头见墙上一匾,总会温习一番。那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的一段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反复思量,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疑问、教师的引导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不止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
-
浅谈南唐两宋词的“闲愁”主题
-
作者:张众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宋词 南唐 闲愁词 浣溪沙 伤春 辛弃疾 主题 李清照 晏殊
-
描述:草,满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