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542)
期刊文章(4408)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016)
地方风物 (8)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90)
2013(223)
2011(301)
2010(256)
2009(242)
2008(247)
2007(222)
2001(158)
1994(83)
1988(110)
按来源分组
羊城晚报(67)
中国教育报(29)
沈阳晚报(5)
安庆晚报(5)
中国教育网络(5)
兰台世界(2)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版)(1)
中国人大(1)
大学的落脚点应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牌大学  名牌大学  国家经济建设  国家经济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体系  企业工作  企业工作  大学教授  大学教授  SCI  SCI  高校  高校 
描述:在企业工作过30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高金吉直言不讳地指出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症结:现在许多国内高校追求做世界名牌大学.但是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对国家有用的大学。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和美国的高校比SCI论文。
教学成就应是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标准
作者:姜学洙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教学  职称评审  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  主要标准  工作任务  科研能力  评审工作  教学工作质量  科研论文 
描述:在学校中,教师的职称最集中地反映教师的能力、水平、荣誉和地位,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自己的职称问题,都希望早日获得与自己的知识、才干和能力相应的更高一级的职称。
课堂应是学生“心灵自由”的讲堂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世界·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课堂应是学生“心灵自由”的讲堂
通识教育应是全人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或者“大学观”,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的乃是全人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它与专业教育并行不悖。通识教育理应成为贯穿现代人一生的教育。
五代柴窑瓷应是天蓝色
作者:暂无 来源:鉴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五代柴窑瓷应是天蓝色
走低碳发展道路应是我们主动的选择
作者:汪纪戎  来源:前进论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道路  全球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  社会关注    路线图 
描述:今年年底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和2007年巴厘路线图之后又一次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会议。气候变化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各国政要的热门话题。不难看出
医生诱导治疗应是一种犯罪
作者:赵星 陈胜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诱导  诱导  治疗  治疗  医生  医生  犯罪  犯罪  《刑法》  《刑法》  医疗行为  医疗行为  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  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 
描述:医生诱导治疗已逐渐成为当前医院及其医务人员牟取暴利的潜规则。但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这种侵犯患者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并未作出相关规定。应当对达到一定数额或具备特定情节的诱导医疗行为在《刑法》中进行专门的立法。
“不说假话”的底线不应是“无可奉告”
作者:乔志峰  来源:今传媒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话  假话  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  线  线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政法系统  政法系统  《新京报》  《新京报》  博客  博客  军工  军工 
描述:,他给自己的博客定下了一个“底线”——不说假话。
优秀教师还应是一位好“教练”
作者:孙居彦  来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师  教师  教练  教练 
描述: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成为教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为教练应该具备的能力;实施教练工具的步骤和所达到的目标。
求职、就业:中职生,你应是主角
作者:刘夏亮 朱瑛 顾超  来源:成才与就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就业市场  中职生  求职  主角  社会经济生活  金融风暴  跨国企业  经济持续 
描述:招聘会的信息看到:银行、宾馆、旅游等金融和服务行业的招聘人数大规模缩水,民营企业节衣缩食考虑过冬,外资企业取消宣讲会……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以来,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靠学校推荐,不少中职毕业生认为就业靠老师、学校、家长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而这次金融风暴引发的就业寒流让不少即将毕业的中职生措手不及:学校推荐实习的企业突然变卦了;原本定向培养的企业当年招收毕业生的名额减少了,不得不重新寻找新方向……不少中职生经历了这些变故后才明白:求职、就业不是老师、学校、家长的事,自已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