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联拾趣
-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神话传说 桃符 王安石 对联 楹联 后蜀 诗
-
描述:对联,又称楹联、楹帖。它最初题在桃符板上,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曾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板上刻的是两尊门神像,名字叫做神荼和郁垒,神话传说中说是能够驱妖辟邪。据《蜀梼杌》载
-
联语中的历史人物
-
作者:陈正贤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联语 苏轼 武则天 对联 上联 杨贵妃 张良 王安石 韩信
-
描述:以对联的方式来评价人物的一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收集的这几则联语,颇有味。追述人物的生平经历,评说人物的事业功绩是一些哀挽联、祠庙联、陵寝联、故居联经常出现的内容。这类对联,写得好
-
联语中的历史人物探讨
-
作者:陈正贤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联语 苏轼 对联 武则天 中国传统文化 伍子胥 上联 张良 王安石
-
描述:以对联的方式来评价人物的一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收集的这几则联语,颇有味。追述人物的生平经历,评说人物的事业功绩是一些哀挽联、祠庙联、陵寝联、故居联经常出现的内
-
集联与集句诗
-
作者:张一民 来源:老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义连贯 对仗 王安石 集成 史书记载 不相干 工整 对联 楹联 宋代
-
描述:集联是楹联的一种,是把原本不相干的诗句,摘录下来,集成一副意义连贯、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的对联。集联要求很高,所集诗句,非一般人的诗句,必须是古人、名人的诗句。集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始于
-
短楹联妙趣多
-
作者:逸信 来源:高中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人民 袁世凯 朱元璋 杨慎 王安石 楹联 对联 太素 秀才 神童
-
描述:短联:单副联文在7字以下(含7字)的称为短联。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朋友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贡父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此联道:"真乃天造地设。"
-
懂你
-
作者:俞琦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观精神 吟诵 黄州 人生道路 立志 坎坷 王安石 发奋 乌台诗案 对联
-
描述:望穿秋水,冷月下,等待千年,才发现原来你依然那么特别。——题记独自一人漫步在初冬的夜空之下,感受到寒意阵阵袭来,抬头望见明月,想起你的诗,你的事。
-
“[喜喜]”字的由来
-
作者:刘林 来源:中国工会财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才子 对联 知音 小姐 下联 宋朝 写诗 上联 文人
-
描述:所对的下联没有一副让小姐动心。王安石赶考路过,见此对联,十分有趣,欲对下联,由于怕耽误考期,无心娶妻一事,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第一段]
-
赶考巧对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赶考 员外 管家 上联 门楼 打招呼 宋代 传说 对联
-
描述:传说,宋代王安石赴京赶考,住在舅舅家里。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家门楼上挂着一只走马灯,上面写着一个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由脱口而出:好对,好对。马员外是这家门楼的主人,他的一个管
-
关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来源
-
作者:蒋东永 于洪珍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律诗 互相影响 对联 古代诗歌 对偶 孔融 文体 独立 晏几道 对仗
-
描述:古时文人骚客将吟诗作对视为风雅之举,联和诗作为独立的文体,各有所长,互相影响。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格律诗有某些相似。而对联讲究对偶,格律诗同样讲究
-
文坛巧对一佳话
-
作者:朱小平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文坛 张中行 冯骥才 家学渊源 刘绍棠 吴祖光 上联 旧诗 三春
-
描述:些对句也可以。他便让我在他的诗中自觅。邓友梅先生更是以从不作对联为由,自谦再三不能从命。冯友兰先生的女公子宗璞先生(当然也年近七旬了)异常谨慎,我亲赴北大燕南园三松堂恳求,她以决不草率为由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