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玄《周礼注》从历时角度对字际关系的沟通
-
作者:李玉平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历时沟通字际关系用语 古文 故字
-
描述:郑玄《周礼注》继承了以往注释家的历时沟通观念,继续使用或改造其历时沟通用语,并据之在注文中对经文用字进行历时沟通,也为后来明确创造术语古今字来沟通这类字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其用语A古文(为)B、A,今
-
王安石散文特征成因浅析
-
作者:张珂 来源: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议论 古文 新学
-
描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其散文古奥深邃,极重功利性,与政治联系密切且多议论,因此读之虽有雄健之势却稍欠美感.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王安石的个人文学观有着密切联系的.
-
苦涩的洒脱英雄的悲歌:《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
作者:黄玉友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王安石 苏轼 古文
-
描述:元丰二年(公元1097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改革,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和,遂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入狱。后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一代奇才,便在这有职无权的闲差上浪费着自己的青春。期间,他开荒种地、游乐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诗词。
-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順所領導的川峽農民起义
-
作者:陈守忠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小波 起义者 北宋 王安石变法 宋太宗 李顺起义 成都 宋初 四川 人民
-
描述:在欣欣向荣的时候所爆發。其根源何在?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事。
-
北宋馆职、词臣选任及文华与吏材之对立——以治平、熙宁之际欧
-
作者:陈元锋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坛 欧阳修 北宋 词学 王安石 文章 论争 经术 学士 政治家
-
描述:代表了文章家与政治家两种基本立场。论争的直接结果是导致重政事而轻文辞 ,并造成熙宁、元丰时期馆职、词臣无学无文 ,使北宋中期文坛形成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断层。
-
明代的“大跃退”:明代铸钱量只相当北宋两年
-
作者:李铁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中国古代历史 王安石变法 商业化 经济文化 重农抑商 朱元璋 经济政策 北宋 工商业经济
-
描述: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重农抑商,但宋朝开国就对工商业经济十分重视,这也使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空前繁荣。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将商业化社会的建设推向了高峰。明代的财政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它由明代开国君主朱元璋一手设计,可称为洪
-
北宋人唐诗观管窥:从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看李杜在北宋的接受
-
作者:郭根群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唐诗观 唐诗选本 李杜并尊 王安石 李杜并重 李白诗歌 序跋 优劣论 欧阳修
-
描述: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在莫衷一是中透露出时人对李杜乃至唐诗的认识及看法,并在扬弃中继承,从"李杜并重说"到"李杜优劣论",一方面,认同唐诗意正、境佳、句好的长处,赞美其清丽矫健的语言、善于用典等;另一方面,也看到唐诗的缺陷,如其浅俗、粗鄙、险怪、淫靡等需要摒弃。
-
北宋士大夫的八音思想:陈祥道与陈旸的雅乐构想
-
作者:田中有纪 来源:原道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八音 乐器 王安石学派 祭祀 雅乐 北宋 构想 周礼 黄钟
-
描述:雅乐,进而尝试表现适当
-
国之重宝 千年重现 北宋《文潞公耆英会图》首次进入国内拍卖
-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耆英 文彦博 王安石变法 作品 洛阳 故宫博物院 拍卖市场 国内 北京
-
描述:专场其中,古代书画专场的领军作品是巨幅北宋遗作《文潞公耆英会图》
-
《毛诗正义》与王安石《诗义》:唐至北宋经书解释所展开的相关
-
作者:井泽耕一 李寅生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毛诗正义 诗义 解释 诗经研究 儒教 唐太宗 孔子 孔颖达 北宋
-
描述:我们在阅读《诗经》时,为了查阅解释的权威性,最常参考的是唐代的《毛诗正义》。《毛诗正义》作为"汉唐训诂学"的集大成,不仅在唐代,即使到了清代阮元也把它作为《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之一而使之广泛地流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