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2)
报纸(256)
图书(18)
学位论文(15)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77)
地方文献 (35)
地方风物 (5)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8)
2013(34)
2011(46)
2009(30)
2006(19)
2003(12)
2002(11)
1999(21)
1998(16)
199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9)
抚州师专学报(11)
青年时报(7)
古典文学知识(6)
人民音乐出版社(1)
中国文联出版社(1)
连环画报(1)
新财富(1)
鸡西大学学报(1)
中国质量报(1)
管珊元:热心帮扶老区脱贫致富 □ 李纪顺 白旭
作者:暂无 来源:武进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管珊元今已年近70,按老的说法,也算接近“古稀”了。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个踏踏实实、能干实事、平易近人、热心服务的人。1997年,他从湖塘镇副镇长岗位退下来以后,凭着不服老、闲不住的个性,利用湖塘纺织业的优势办了一个染整厂。经过十多年的拼搏,企业年销售已达4000万元左右,资产也达到了4
“5+2”经济合作在商丘喜结硕果——陈义王保存张文深吴宏
作者:李艾凌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5+2”经济合作在商丘喜结硕果——陈义王保存张文深吴宏
大盘放量暴涨抄底资金活跃 股指下周围绕2710点~277
作者:暂无 来源:江海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盘放量暴涨抄底资金活跃 股指下周围绕2710点~277
通讯员、发行员张性庆贺宁波大众创刊订出发行工作计划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通讯员、发行员张性庆贺宁波大众创刊订出发行工作计划
冬泳,在寒冷和勇气间纠结 练者适应是道坎儿 出现不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冬泳,在寒冷和勇气间纠结 练者适应是道坎儿 出现不
浅说钱维乔与汤显祖的文风及机遇:竹研究系列之十三
作者:朱达艺  来源:戏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研究系  《牡丹亭》  杜丽娘  遂昌县  文风  柳梦梅  中国古代逻辑  徐朔方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描述:浅说钱维乔与汤显祖的文风及机遇:竹研究系列之十三
沉寂中的酝酿:论晏殊诗及其在宋诗歌发展中的地位
作者:何剑叶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昆体  佘绪  新变  清新  意象重构  诗境拓展  中继地位 
描述:殊为例,从精神气质、诗歌题材、风格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他在昆体与欧、梅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变化和独特地位。
中国古代中央审判机关源流考略:论中国古代诉讼主体机关的嬗变
作者:郑禄  来源: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判机关  中国古代  诉讼主体  源流考  司寇  皋陶  大理寺  古代中央  成熟时期  《周礼》 
描述:一方面却因无奈生民莫不有讼的现实不得不为我们留下诸如“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的记载。“不之尧之子而舜”之舜和“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之能断曲直者为孰?审判官也,在诉讼史学文化中只知官名不知官署的历史阶段,则是诉讼主体机关的异称。有诉讼必有审判,有审判必有审判官,有审判官必有审判官赖以供职的官署,即审判机关,道理应是不言而渝的。或有人曰,中国古代的诉讼均由行政兼理.(其实,别国古代大多数也是一样,立论者的偏颇此文搁过不论。)独立的、专职的审判机关是不存在的。理由是“独立”、“专职”是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业绩,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独立、专职的审判机关才流传到中国,不过,从诉讼文化上看.除开“独立”问题由于尚可别作相对绝对辨析姑可不论外,余下...
遂昌知县钱维乔──竹研究系列之七、之八、之九
作者:朱达艺  来源:戏文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县  遂昌县  处州府  研究系  郑氏  婆母  乾隆帝  刑部  汤显祖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描述:遂昌知县钱维乔──竹研究系列之七、之八、之九
从凌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
作者:徐定宝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发展  王骥德  戏曲创作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价值取向  冯梦龙  《牡丹亭》  价值定位  戏曲家 
描述:从凌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徐定宝凌的《谭曲杂札》从自身的审美立场出发,既揄扬了汤显祖、沈二氏对于戏曲发展的贡献,又批评了各自存在的欠缺,对二人在戏曲价值取向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