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47)
期刊文章(1188)
图书(28)
学位论文(18)
会议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53)
地方文献 (17)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9)
2013(126)
2012(239)
2011(195)
2010(403)
2006(46)
2000(63)
1998(26)
1997(59)
1989(18)
按来源分组
老年生活报(17)
潍坊日报(13)
中国文化报(6)
写作(6)
中学语文教学(2)
书城杂志(2)
书摘(2)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
当代学生(1)
语文世界(教师版)(1)
毛豆蒸六月黄做甲鱼长江大鱼头
作者:暂无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苹果派 到王四酒家,自然要问起常熟的名吃叫花鸡,但店里的人就讲,时鲜的当属六月黄、籽虾。 很多人喜欢吃六月黄,觉得要比大闸蟹的肉头更鲜肉质更韧。王四酒家是从常熟那里过来开的,主要做的是常熟一带口味的菜。他们的六月黄也是从常熟那里进过来的,每只在二两半左右,据说常熟的六月黄,雌
军小写意山水画展明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阳江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著名画家黄军小写意山水画展11日将在市区新江北路国风美术馆举行。 黄军1957年出生于南京,毕业于安徽大学,并在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班深造,师从亚明、宋文治、董欣宾等。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婺城区小学语文组“送教下乡”到黄小学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婺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日,省特级教师、婺城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滕宝明老师,带领吕嫈霞、于旭蓉、叶玉姗3位年轻骨干老师来到汤溪镇黄小学校送教。 课堂上,3位老师以巧妙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授课方式、贴切的鼓励评价
安徽人最早创建中国的医学会:“一体宅仁医会”(一)
作者:张大有 王尚柏  来源:安徽医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甫  医学入门  安徽  医学发展  医学会  六书  医家  名医  协会  痘疹 
描述:00卷,《医门捷径》(又名《医学入门捷要六书》或《医学入门捷径六书》)6卷。《古今医统大全》中的《内经要旨》、《妇科心镜》、《螽斯广育》、《幼幼汇集》、《痘疹泄密》等,都曾单独印行。
生工笔长卷《十里窑烟》艺术再现平和窑昔日辉煌
作者:暂无 来源:闽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黄荣才黄朝阳文/图)“南澳一号”水下考古现在进行时,古船出水许多文物,其中出自平和窑的青花瓷占相当的比重,令长期关注、力图艺术再现平和窑生产繁荣景象的画家黄生特别兴奋。5月18日,在观看
安徽人最早创建中国的医学会:“一体宅仁医会”(二)
作者:张大有 王尚柏  来源:安徽医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甫  医学入门  医学学会  安徽  世界医学史  明代中后期  经验积累  宗旨  人痘接种术  条款 
描述: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学会——一体宅仁医会,由今安徽祁门徐春甫于明嘉靖间(公元1522-1566年)在顺天(今北京)发起创办的,该学会创建的时间、地点,它的成员、宗旨、条款、规章等见于徐春甫所著
想起棠先生
作者:王小娥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卷气  回忆  情怀 
描述:前几天捡拾旧作,看到了几篇当时的小文。纸,黄了;字,旧了。惟有回忆却永远是鲜活的,跳荡在眼前。当年人事、斯时情怀,历历如昨。结识棠先生,大约是1988年的事。棠先生当时也就是50岁
良书话》书后
作者:曹旅宁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话    黄永年 
描述:2005年冬,周良遽归道山,黄永年闻讯后,撰写了这样一幅挽联:红著传世学林共赏传奇话本,老友归去何人与谈通鉴李唐。不仅评价了周先生的名山事
大年史学研究
作者:黄广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年  中国近代史  阶级斗争观点  解释体系  当代史学 
描述:吸引之时,在他们身边却又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迅速成长起来,这一群体则是以大年、胡绳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家。这一代史家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他们的学术历程和学术命运与新中国五十年风雨历程紧
黄鹤月□
作者:暂无 来源:武进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趁到重庆办事,途经武汉,我和同事佩玉商定,再忙也得抽空到黄鹤楼走走,一睹千载名楼的英姿丰采。晚暮时分,我们雇一条小船,从粤汉码头出发,逆江而上。武昌桥头,如烟似缕的薄雾中一座重檐飞瓦的彩楼隐隐露出深色牌坊和园林轩廓,缥缈如太虚幻境,这就是声名远扬的黄鹤楼。 我对佩玉提及,我虽未上过黄鹤楼,但对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