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2)
报纸(18)
学位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8)
地方文献 (11)
才乡教育 (4)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2)
2009(7)
2007(11)
2005(1)
1997(10)
1995(4)
1994(1)
1992(1)
1987(6)
1985(5)
按来源分组
阅读与写作(5)
写作(4)
文化月刊(2)
民主(2)
中学生(1)
中国金融(1)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1)
待人宽厚的刘绍棠
作者:沈楚  来源:世纪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北京市  中国现代文学史  茅盾  反右  批判  写作  四人帮  性格 
描述:常把刘绍棠作不革命的靶子抖落一番。四人帮垮台后,浩然也遭受沉重打击。刘绍棠不计前嫌,向他伸出热情友爱之手,主动登门到浩然家表示友好,使心灰意冷的浩然重新鼓起生活的风帆和写作的勇气。有时,绍棠还邀
谈徐芳的散文
作者:王蒙  来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写作  自恋  文字  气氛  潮流  神经  环境  执著  清白 
描述:最近我读到徐芳的一些散文。我觉得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在一种张扬的气氛下,在一股作秀、炒作的潮流中难得有徐芳的,看似平易的其实是雅致的写作。她的文章,细微而不琐碎,清白而不粗浅,敏感而不神经,执著而不
杜甫的秘密
作者:袁大令  来源:小学生作文向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王安石  秘密  写作  青年  读书  文学家  博览群书  唐代  北宋 
描述:杜甫是我们所熟悉的唐代著名诗人,他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传世的好诗。据说北宋时候,有个青年酷爱杜甫的诗,但学来学去仍旧写不好,就去
先锋的后裔,孤独的行者:评李浩和他的小说
作者:邵燕君  来源:文学界(专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文学期刊  写作  碎玻璃  孤独  作品  后裔  纯文学  点评  作家 
描述:关注李浩是因为他的《碎玻璃》。那一年(2004年)我们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刚刚成立,开始对十几种主流文学期刊发表的小说进行全方位的追踪点评,发现文学期刊这个很多人已转身离去的领地果然满目荒芜。沮丧中,《碎玻璃》让人眼前
说“东”道“西”:“汉字构成”复习课实录
作者:刘江田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字  形声字  本义  老师  复习课  写作  构成  字典  王安石  引申义 
描述:师:今天我们复习汉字构成。书上的内容大家都看过了吧?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生:老师,书上说休是人靠一棵树,意思是休息;那么伏是不是人枕着狗一块睡觉?
本色依旧:访刘绍棠
作者:祝勇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中国文学史  本色  沈从文  长篇小说  政治  古朴自然  世态人情  田园牧歌  写作 
描述:尽管他19岁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旋涡的深谷浪尖。他莫非真的要撇开自己大半生开辟的写作路子,去踏一条新路吗?他
“荣赝”应是“荣膺”
作者:王震华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伪造  汉语大字典  短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  山西省  古代典籍  释义  写作  民生 
描述:今年3月25日,《山西商报》刊登了一篇短消息:民生银行桃南支行荣赝‘山西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其中荣赝的赝写作膺才对。赝读yan,《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
三更有梦书当枕
作者:彭拥华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汤显祖  女子  学生时代  牡丹亭  女作家  衰老  写作  青葱  皮肤 
描述:我还依稀记得自己如梦懵懂的学生时代,青葱美丽的少女年月。依然觉得自己面容年轻,皮肤光洁,但不知不觉中却已为人妻为人母,我已是一个8周岁男童的妈妈。酷爱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则为你
刘恒: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
作者:赵大年  来源:纪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感受  张大民  刘恒  艺术典型  蘸水笔  幸福  冠军  北京作家  写作  刘绍棠 
描述:儿,就会明白,不敢拚搏,怎能取名冠军呢?
“炼字”显真功
作者:包虹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写作  语言表达  作者  贾岛  春风  字表  游戏机  情绪  名句 
描述:大家一定听说过王安石诗作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的绿字,作者曾选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不满意。最终突然想到了绿字,顿觉这个字表达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