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与泾县的渊源
作者:叶彩霞 吴小元  来源:皖南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江西抚州人,《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宣城的梅鼎祚也有志于戏曲创作,杂技、传奇有盛于名。两人因为对词曲的研究很深,明末清初的李明睿曾有“宛
“神”是汤显祖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如果说“”是汤显祖文学的出发点,而“才”、“气”是“”的表现载体,那么,“神”则是他所追求的情感表现的理想境界。正是对“神”的强调,使汤显祖与李贽、徐渭诸人分别开来。汤显祖、徐渭两人论诗,都
我演日版《牡丹亭》的杜母
作者:朱惠英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演日版《牡丹亭》的杜母
到市博物馆看抚州古村摄影展去200余幅作品展现临川文化
作者:程晓辉 游中堂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讯由市摄影家协会、市生态摄影研究会、车坛影协抚州俱乐部主办的抚州古村摄影展3月23日起在市博物馆3楼展厅展出,共展出200余幅作品,市民可免费欣赏。 抚州自古文蕴深厚、英才辈出,孕育了历史悠久
《牡丹亭》的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
论《牡丹亭》的神话意象
作者:庞钦月  来源:才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神仙  神兽  仙境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又名《牡丹亭还魂记》共五十五出,神话意象的运用对作品思想内涵、艺术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从神仙意象、神兽意象和仙境意象对于《牡丹亭》
梁书法作品选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新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梁,男,1973年8月出生于新昌,曾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现供职于新昌城西小学。十余年来孜孜以求,临池不辍,自唐楷入手,喜临各体,尤擅行草。运笔萧散
论《周礼》的“豕人”
作者:刘继刚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豕人  祭祀  牺牲 
描述:《周礼》的豕人一职应当是存在的。豕人是专门负责为王室喂养和掌管祭祀用猪的职官。一方面猪是早期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负责饲养,另一方面猪是三代时期祭祀的重要牺牲,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负责
古代文学的中医文化
作者:陈宇  来源:现代养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对联  中药  许叔微  中医文化  文化现象  济世救民  王安石  李时珍  中医学 
描述:、诗歌、戏剧、小说为例,来看看文学艺术的中医现象。
陈道响:践行上代的“风肉”
作者:暂无 来源:兰江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胡新谷文/摄 新近,陈道响喜上眉梢。他传承的兰溪风肉传统技艺,晋升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1966年出生于兰溪市横溪镇新胜行政村塘表自然村的陈道响,自小聪明。在他孩提时代,父亲陈志灶曾不止一次对他说,陈家有一项技艺,已发端一百多年。在清朝咸丰年间,陈道响的先祖陈修发到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