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两宋孟研究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描述:考察两宋时期的孟的演进过程,剖析两宋学人对孟子思想的诠释,研究两宋孟对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力求对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和研究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在两
失败应是店长必修课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企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失败应是店长必修课
孩子艺术的目的应是什么
作者:冰凌  来源:中国教育资讯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孩子  学艺  对比班  生活的本质  音乐教育家  开发作用  考级热  实验班  到现在为止 
描述:孩子艺术的目的应是什么
宋代蕃考述
作者:何波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王朝  文化教育交流  学校教育  藏族部落  王安石  藏族地区  经院教育  藏族社会  治边方略 
描述:等学府,诗书、识礼义、衣绮纨、步黉舍,为吐蕃王朝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人才.到宋代,汉藏文化教育的交流出现了新的特点,这就是蕃的建立.为了论述方便起见,我们把有关蕃的史料梳理
陆象山论之道:[陆九渊]
作者:黄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  中国  中国 
描述:陆象山论之道:[陆九渊]
流派的演变及其异同
作者:钱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静  罗汝芳  归寂  王阳明  黄宗羲  百姓日用  圣人之道  道家  明清之际  本体 
描述: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在“工夫”一系中,“主静派”以聂豹为代表创归寂之说。“主敬派”以邹守益等为代表,主张“以敬事为纲领”而“戒惧慎独”,以程朱的“主敬”救正阳明后学之偏,对顾宪成,高攀龙、刘崇周、黄宗羲都有影响。“主事派”以钱德洪、欧阳德等为代表,倾向于王阳明晚年的“事上磨炼”说,且以工夫取代本体,为后来的经世之学奠定基础。五派之中,唯“主事派”与“主敬派”尚能跟上时代步伐。以上的各种现实主义倾向到清初渐渐汇合成一大思潮,形成了中国思想启蒙的第一个高潮。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是致富
作者:胡逢吉  来源: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是致富
近年礼研究综述
作者:惠吉兴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  仁礼学说  礼乐文化  《周礼》  制礼作乐  礼乐制度  《仪礼》  古代宗教  周公制礼  礼的起源 
描述:近年礼研究综述
中国礼史发凡
作者:杨志刚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三礼”  《仪礼》  礼经  《隋书·经籍志》  “礼”    《礼记》  礼仪  礼论 
描述: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讨论。
北宋《洪范》简论(续完)
作者:郑涵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洪范》  熙宁  庶民  皇极  北宋  灾异  畏高明  传注  宋神宗 
描述:者莫能资其言以施子世!予悲夫《洪范》者,武王之所以虚心而问与箕子之所以悉意而言,为传注者汨之,以至于今冥冥也,于是为作传以通其意。……夫予岂乐反古之所以教而重为此挠挠哉?其亦不得已焉者也。(《王文公文集》卷三三) 此所谓“传注之家”或“传注者”,显指董仲舒,刘向父子与所谓孔安国《传》等。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