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紫钗记》改编的艺术特色
作者:曹树钧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艺术特色  改编  《南柯梦》  《邯郸记》  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  戏曲舞台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紫钗记》两次隆重出现在戏曲舞台之上。一次是1982年,也即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曾举行大型纪念活动,除以江西古老剧种上演《还魂记》、《南柯
关于建立“昆剧学”的断想
作者:王永健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学  戏剧艺术  江苏省  学术界  昆山腔  汤显祖  文化艺术  昆剧研究  明清传奇  传统文化 
描述:”的研究课题,业经获准,正式列入江苏省“七五”科研规划。为了使“昆剧学”研究计划更臻完善,本刊选发了苏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永健同志的这篇文章。我们认为作者提出把昆剧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对它进行系统的、深层的研究的意见,是很有见地的。编者希望有关专家学者就“昆剧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对象、方法等问题,贡献意见,我们将非常乐意刊发这方面的文章。
纪念汤显祖逝世380周年学术座谈会综述
作者:叶青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学术座谈会  莎士比亚  抚州地区  “临川四梦”  社科院  戏剧家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  戏剧创作 
描述:纪念汤显祖逝世380周年学术座谈会综述□叶青今年,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逝世38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乡贤,江西省社科院科研处、文学所、赣文化所、省社联学会部、省社科规划办、江西师大文学院、省艺术研究所、《江西日报》读书版、省历史名人...
千古传唱民族魂
作者:雪岗  来源:党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精神  “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统文化  部落联盟  王安石变法  龚自珍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古代军事史  杰出人物  依法治国 
描述:千古传唱民族魂□雪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时势造英雄、英雄又推动时势的历史。其间,不仅军事领域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而且思想文化领域也涌现出许多令人敬仰的豪杰。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高贵品质,成为千古传唱、垂范后人的民族魂。本文仅选择几个历...
汗颜话治学
作者:陈方清  来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  本院学报  学术研究  读书自学  嗜好性  王安石变法  成瘾  传统文化  富国强兵  指导思想 
描述:说不上手不释卷,但在先生们的熏陶下也逐渐养成了嗜读成瘾的习惯。有人称读书为“十年寒窗苦”,其实,嗜好性的读书并非如此.虽然有坐冷板登的清苦,不解其味的焦躁,难于
走出经学模式
作者:李申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汉代经学  《周易》  西学中  王安石  经学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春秋》  《盛世危言》 
描述:世纪之交的今天,怀旧与求新是处于这一时代的人们无法摆脱的情结。正如走出经学模式是创造中华新文化的前提一样,这个时代的真正精神应是创新。
爆竹杂感
作者:辛果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爆竹  传统文化  《荆楚岁时记》  日本  人身伤害  王安石诗  烟花爆竹  经济效益  人口密度  黑火药 
描述:爆竹杂感辛果(一)古人以音响和光亮驱邪逐鬼,焚竹发声,“爆竹”由此而发源。《神异经》载,西方深山中有山臊恶鬼,身高尺余,人一旦撞上就会生病。此鬼最惧爆竹声,所以每逢新年,人们都要燃放爆竹。《荆楚岁时记》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
宋诗的“源”与“流”
作者:聂巧平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以学问为诗  “源”与“流”  《通论》  传统文化  诗歌创作  宋型文化  宋代士人  杜甫  王安石 
描述:宋诗的“源”与“流”
走进《书塔村》
作者:李玉平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篇小说  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  精神状态  价值观念  刘绍棠  经济大潮  品读  农民  白光 
描述:。小说正是通过撰写村志这件不起眼的小事来折射当今农民价值观念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猛烈撞击中,所经历的嬗变。
让南郊公园焕发文化瑰光——关于南郊公园扩建的设想
作者:徐晓虹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园  王安石  文化景观  天台宗  传统文化  知礼  佛学研究  全祖望  文化史  宁波旅游 
描述:化建筑,从而形成南郊公园的文化景观。 第一处是机关山的西北隅。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推行新政前,曾任鄞县县令。后人为记念他的功迹,在宁波盖了几座“荆公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