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色如许《牡丹亭》
-
作者:乔晖 张正海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春色如许《牡丹亭》
-
《牡丹亭》为奥运祝福
-
作者:于烈 来源:文艺报(周二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为奥运祝福
-
咏《牡丹亭》诗歌简论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咏《牡丹亭》诗歌简论
-
牡丹亭:细节展现奢华
-
作者:严慧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四百年来,牡丹亭这个名字仿佛包罗万象,最丽美的戏曲,最细腻的感情,走进四百年的挂记里,世界是平的,那些似水流年里留存的美丽奇异融合,浑然天成。因为老板是昆山人,热爱艺术,热爱昆曲,又极喜欢白先勇
-
把《牡丹亭》搬进皇家粮仓
-
作者:暂无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把《牡丹亭》搬进皇家粮仓
-
《牡丹亭》与宗教智慧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佛教 佛教 道教 道教 叙事学 叙事学
-
描述:人欲的主观意图之间构成一种相反相成的契合,正是这种契合使《牡丹亭》中的至情有了超越生死、感人肺腑的艺术张力。
-
《牡丹亭》之“情源”
-
作者:赵明玉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升华 爱情升华 离魂模式 离魂模式 时代思潮 时代思潮
-
描述:《牡丹亭》以奇谲瑰丽之姿,演绎了人间之至情。纵观历史上同类题材,自能发现它的继承和超越之处。同时,明代"心学"思潮的影响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试从"人间爱情的升华"、"离魂模式的借鉴"和"时代
-
《牡丹亭》在民俗文化中的传播
-
作者:王省民 邹红梅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
描述:《牡丹亭》的传播资料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尤其是在民俗文化中的传播,不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考察《牡丹亭》的传播情况,初步评估民俗文化在《牡丹亭》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鬼文化与《牡丹亭》情节的形成
-
作者:杨秋红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鬼文化 鬼文化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形态 戏剧形态
-
描述:鬼文化包括鬼俗、鬼魂观念、鬼魂巫术等子系统,鬼文化对《牡丹亭》情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冥婚风俗是人鬼恋故事原型形成的基础,鬼魂及地狱观念是"梦"、"魂游"、"冥判"等情节单元形成的基础,画像巫术、姓名
-
舞剧《牡丹亭》剧情介绍
-
作者:郑欣 应志琪 吕玲 吴凝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剧情介绍 舞剧 柳梦梅 杜丽娘
-
描述:序春天到了,处处生机盎然。在踏青的人群中,杜丽娘和柳梦梅偶尔相遇,一见倾心。第一幕:闺塾惊梦杜府。丽娘的闺塾。丽娘和丫鬟们在晨读中,无心于刻板的学习。她春情萌动,思绪小鸟般地飞了出去。后花园。丽娘在牡丹亭里枕着春光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再次与柳梦梅相见。彼此从相识到相知和相爱,两情相悦、身心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