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44)
期刊文章(2128)
学位论文(553)
图书(143)
会议论文(8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754)
地方文献 (165)
地方风物 (137)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21)
宗教集要 (15)
文化溯源 (15)
红色文化 (14)
按年份分组
2010(1165)
2009(603)
2008(475)
2006(216)
2005(169)
2002(77)
2000(56)
1999(71)
1991(31)
1986(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685)
历史研究(6)
护士进修杂志(4)
北京农学院学报(3)
护理研究杂志(3)
数学通报(2)
液压与气动(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1)
中国医学创新(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王安石《卦名解》研究
作者:杨倩描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洛书义》、《大人论》、《致一论》等单篇存留。《卦名解》是王安石利用《杂卦传》的对卦形式、《彖传》、《象传》的内容并断以己意,对《周易》卦象进行解说,以阐明其卦名或卦
补中气话黄芪
作者:刘乃珩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芪  补中益气  《神农本草经》  《本草备要》  医药学家  医疗功效  药学专著  本草求真  黄宫绣  中国 
描述:清代黄宫绣著的《本草求真》中,把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根据报道:黄芪第一出陇西。由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审定之后正式命名陇西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大宗药材黄芪、党参、柴胡、板兰根质优量大,畅销全国并出口海外。梁代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可见,黄芪为陇西地道珍贵药材,并以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份含量高而成为芪中精品,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因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用途不断拓展。中国中药50强如扬子、汇仁、中汇、地奥等企业多使用陇西黄芪。红芪、黄芪不但药用价值高,而且是很好的补药,俗称“小人参”,是享誉国内国际市场的名产。黄芪入药膳,颇受人们青睐。因此,日常生活中,用黄芪配江米、党参、山...
临济、曹洞二宗禅学比较研究
作者:殷玉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济宗  曹洞宗     
描述:禅学思想又不尽相同,禅法差异较大,禅风也形成鲜明对照。 本文以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两家的禅学,分析两家立宗法门与弘法施设,以期品味其迥异之趣。概括而言,临济宗要求学人必须首先建立“真正见解
安徽两宋金银货币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方成军  来源:安徽钱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银货币  安徽  发现  《太平寰宇记》  两宋  宣州市  御史中丞  天宝年间  杨国忠  宣城 
描述:安徽银铤的铸造,至迟在唐代就开始了。1956年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4枚银铤,其中1枚为宣城郡所铸,系杨国忠用以进奉之银铤,呈条块状,唐制伍拾两,实测重2100g。錾文:正面一行,"专知诸道铸钱使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知度支事臣杨国忠进";背面三行,"宣城郡和市银
孟赟锡地券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陈晓艳  来源:长江文化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地买卖  马鞍山地区  土地契约  问题研究  土地私有制  买卖契约  两汉时期  社会经济状况  马头山  六朝 
描述:买地券是我国自汉代以来随同死者埋葬在墓中,并反映死者对墓地购买和私人占有权属观念的一种明器。考古资料表明,买地券在东汉以来的古墓中屡有发现,南起广东,北至山西,西至新疆,东抵海滨,均有出土。质地有玉、铅、砖、石、铁、瓦、木、纸、锡、诸种。到
脊髓牵张性损伤的相关研究
作者:伍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为此,我们借助于多学科较先进的技术,对实验性牵张性脊髓损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实验性牵张性脊髓损伤模型;研究牵张性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探索体感诱发电位对牵张性脊髓损伤的监护标准;寻求
王英流域洪水预报汇流模型研究与应用
作者:殷志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汇流模型  正交多项式  遗传算法 
描述:和勒让德汇流模型的相关参数。 将研究的产汇流模型应用于王英和蔡贤的降雨洪水预报,其结果表明,大、中洪水的产汇流确定性系数较高,模拟效果令人满意,小洪水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流域内中小型
《周禮》鄭注“若今”例研究
作者:张鹏飞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禮》注  “若今”例  訓詁方法 
描述:類、制度、風俗等命題之間的發展對應關係。本文從《周禮注》中檢錄出116處“若今”例注文逐一進行疏証,並對其被釋語與釋語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了初步的探析,揭示出鄭注對“以今釋古”訓詁方法的開先河的貢獻。
王安石《诗经新义》(辑佚本)研究
作者:朱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官修经书  王安石诗学  《诗经新义》 
描述:石的《诗》学观点有重要意义,故笔者拟就现有材料对《诗经新义》作一全面研究。因原书已佚,本文以程元敏《诗经新义辑考汇评》为底本进行研究,参以邱汉生《诗义钩沉》辑佚本。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概述
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
作者:朱天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明末清初  文人圈  《印人传》  印学思想 
描述:《印人传》的成书过程、版本流传和与《读画录》比较,揭示这一时期的文化风气与《印人传》成书的关联。第二,对《印人传》一书的编辑思想进行研究,一方面,比较分析钱谦《吾炙集》、渔洋《感旧集》和《印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