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93)
报纸(608)
图书(13)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02)
地方文献 (85)
红色文化 (14)
地方风物 (11)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534)
2013(66)
2012(90)
2010(64)
2009(59)
2006(35)
2004(40)
2003(31)
1993(13)
1988(28)
按来源分组
美术观察(9)
艺术百家(9)
当代文坛(8)
中国教育学刊(6)
文艺争鸣(4)
大舞台(3)
艺术评论(3)
社会科学战线(2)
民族艺术(2)
摄影与摄像(1)
城市诗域与“第二自然”:论芳诗
作者:李有亮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诗歌  “第二自然”  “低姿态飞翔” 
描述:芳是中国当代诗坛女性诗人重要代表之一。她从事诗歌创作三十年,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第二自然"诗歌美学观,并在诗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诗歌特色:一种纯诗境界的持守
复先生所记《黄季刚先生论史箚记》
作者:童岭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  货殖列传  论史  史学  文学    所记  王安石  中国人民  文字训诂 
描述:复先生所记《黄季刚先生论史箚记》
人间四月芳菲尽:新诗史上的“失踪者”
作者:麦岸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诗史  胡适  傅斯年  女诗人  杨向奎  张中行  梁实秋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史  沈从文 
描述:雨先生教新诗,傅斯年先生教中国古代史、梁实秋先生讲英国文学史……教员中还有钱玄
诗人:如何与生活和解:芳及其《写给儿子的三十七首诗》
作者:葛红兵  来源:参花(文化视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农业文明  都市文化  和解  现代化叙事  城市  中国文化  文化怀乡  农耕文化  显性文化 
描述: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是他者,悲伤的乡愁使都市他者化,常常,它
首届十佳“良师益友”评选产生飞刘绍壮初海鹰戚立乃进王英
作者:暂无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书育人典范,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尊师、爱生,重教、乐学的教与学的良好环境与和谐氛围,学校决定开展首届十佳“良师益友”评选活动。 本次评选活动于6月上旬正式启动,学校党委部署了评
陈明伟作品动“身”赴温-骨木镶嵌王应麟《三字经》插牌被温州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明伟作品动“身”赴温-骨木镶嵌王应麟《三字经》插牌被温州
龚逢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华国锋邓小平汪东兴乌兰夫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龚逢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华国锋邓小平汪东兴乌兰夫
龚逢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华国锋邓小平汪东兴乌兰吴德余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龚逢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华国锋邓小平汪东兴乌兰吴德余秋
竹编工艺画、傩面具、手摇狮展示抚州文化我市5件套民俗实物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竹编工艺画、傩面具、手摇狮展示抚州文化我市5件套民俗实物
板凳龙舞 政协诗书画之友社摄影分社浦江采风
作者:王跃 吴海森 景迪云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摄影者  摄影者  板凳  板凳  政协工作  政协工作  分社  分社  采风  采风  龙舞  龙舞  镜头  镜头  龙灯  龙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造型  造型 
描述:元宵节是中国人过年的高潮,遍地的红灯笼把中华大地打扮得喜气洋洋,各种庆祝活动中尤以舞龙灯最为突出。浦江的板凳龙则以其惊险激烈的舞动场面而震撼群伦,高潮处,舞者观者一起呼喊,声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