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5)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1)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7)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09(8)
2008(11)
2007(6)
2006(8)
2000(1)
1998(6)
1997(6)
1992(3)
1990(6)
1986(4)
按来源分组
词学(6)
文学遗产(2)
咬文嚼字(1)
小百科(读写版)(1)
学术月刊(1)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辞书研究(1)
福建文学(1)
小说界(1)
贵州社会科学(1)
纤细的宋词
作者:张贵强  来源:飞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词境  李清照  主题选择  纤细  晏几道  相思  原型意象  情感  柳永 
描述:一、词境狭窄宋词数量巨大,主题选择上难免重复,因而沿袭他人题材者多。每每于溪桥柳畔吟唱别词离曲则局限于樽前马下: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纳兰词
作者:暂无 来源:青少年日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纳兰词  纳兰容若  晏几道  细读  人生  柳永  流转  开花  唇齿  蛰伏 
描述:1月25日晴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在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词家的名字少有不好的,像晏几道、柳永、秦少游,但好似"纳兰容若"这样的又有几人?"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的好词,唇齿之间
告别:相思的开始
作者:侯日佳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柳永  风景  王勃  李白  内存  开始  泪眼  晏几道  九连环 
描述:告别是文人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然而,不同人的笔下,告别有着不一样的风景。柳永笔下,告别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哀愁;王勃笔下,告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李白笔下,告别则是
词的蜕变:从词歌到词诗
作者:鲍鹏山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苏轼  欧阳修  晏殊  柳词  三变  北宋词  政府  士大夫文人  地位 
描述:说到北宋词,柳永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可这个大家那时候大家都不大喜欢他。首先是最最大家——皇帝老儿就不喜欢他,然后是晏殊、欧阳修、苏轼等大家也不喜欢他。宋仁宗读了他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颇气恼
唐诗过后的辉煌:谈宋词的发展
作者:顾云鹏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词  欧阳修  晏几道  歌词创作  唐诗  发展  晏殊  柳永  花间  苏轼 
描述: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尽了,所以宋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上,使之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繁荣,成为我们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花间"到宋词的过渡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唐入宋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晏殊,欧
仁宗朝何以人才济济
作者:张军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范仲淹  中国历史  科学技术  吕夷简  包拯  长足发展  社会繁荣  宋代  柳永 
描述:北宋传九帝,仁宗居第四。仁宗13岁继大统,54岁驾崩,在位42年。除前13年刘太后垂帘听政外,实际执政30年。在这42年历史中,北宋边疆内,国家安定,社会繁荣,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人才之兴盛,在宋代,乃至在中国历史的其他朝代都不多见。
蝶恋花
作者:暂无 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数  横风  帘幕  宋代  苏轼  柳永  泪眼  名片  缠绵  晏殊 
描述:一夜东风吹碧树,明月盈盈,曾照归时路。月下何人听曲赋,回眸一笑拂弦误。春去春归蝶又舞,梦里桃花,可有人如故?落絮纷飞谁细数,轻舟驶向花深处。对比悦读欧阳修原作: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朝风韵
作者:邸玉超  来源:海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樱桃树  宋朝  色泽  蒋捷  柳永  芭蕉  刘熙载  晏殊  齐白石  五彩缤纷 
描述:时光的色泽时光可以流动成你心中的任何色泽,五彩缤纷,七彩斑斓,绚烂而华美;也可以沉淀成简单的色调,黑白,茶色,天青,抑或浅灰,沉静而寂寞。我更流连后者,诸
那一袭远去的青衫(外一题)
作者:晏建怀  来源:青岛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欧阳修  王安石  宋仁宗  柳词  北宋  苏东坡  宋神宗  晏殊  范仲淹 
描述:寐,遂起挥师南下、投鞭渡江之志。一首小词,差点引发一场南北战争,这恐怕是柳永作词之初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这就是柳永,一个词作一出洛阳纸贵的千古词家。
韩国汉学家车柱环的词学研究
作者:周茜  来源:词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学研究  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敦煌  王安石  柳永  周邦彦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韩国  七十年 
描述:我们的近鄰韩国汉学界的相关研究,近十余年来,随着中韩交流的日益扩大加深,此种忽略有所改观,目前国内学界对韩国的唐诗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都颇为重视,遗憾的是对韩国的词学研究却关注不多。实际上,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韩国之中国词学研究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发展势头可喜,亦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如车柱环、李东乡、李钟振、柳种睦、宋龙准、金贞熙等,其中车柱环先生既是韩国汉学界的权威也是词学研究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