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69)
学位论文
(16)
图书
(6)
会议论文
(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1)
地方文献
(9)
才乡教育
(6)
按年份分组
2014
(6)
2010
(6)
2009
(13)
2006
(10)
2005
(6)
2000
(8)
1999
(7)
1997
(6)
1989
(4)
1983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2)
江西社会科学
(3)
学术月刊
(2)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人文杂志
(1)
求索
(1)
安徽文学(下半月)
(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
中国哲学史
(1)
中华戏曲
(1)
相关搜索词
古典美学
冯小青
理学思潮
研究
吴与弼
穷理
反理学思潮
反理学
典丽圆融
包恢
出版社
功夫论
唯心主义体系
理学
《孟子》
陆九渊
化情归性
天理
唯心主义
先生
心学
音乐史
现世生活
三教一致
理学家
今文经学
爱国思潮
古典戏曲
儒学理想复归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理学思潮】搜索到相关结果
196
条
试论严羽诗论与南宋
理学
的关系
作者:
曹东
来源:
洛阳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羽
南宋
理学
朱熹
陆九渊
包扬
描述:
的浸染。而且,严羽诗论与朱熹的诗论,从思想观点到审美意趣,都有不少类似之处。至于陆九渊主张心即理,直指本心,顿悟天理,对于严羽“妙悟”诗学思想的形成,就更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启示意义了。
《牡丹亭》的主题是肯定人欲,反对
理学
作者:
陈庆惠
来源:
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汤显祖
主题思想
爱情故事
代表作品
牡丹亭
欲望
婚姻
女主角
描述:
表达出《牡丹亭》所反映的独特的思想内容,它同《牡丹亭》的本来面貌还有一定的距离。
超越经学--对
理学
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
作者:
崔大华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经学
“理”
《周礼》
《系辞》
理学家
本体性
欧阳修
儒家经典
河图洛书
程颐
描述:
超越经学──对
理学
形成的一个支点的考察崔大华(河南省杜会科学院)作为儒学的一个理论形态的
理学
,它的形成可能会有多种社会的、政治的因素或条件,但就儒学本身的理论发展逻辑来说,有两个支撑点是最
论黄震
理学
思想的时代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
张伟
来源: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思想
黄震
时代特色
程朱
理学
黄氏
朱熹
义利观
《宋元学案》
陆九渊
《四库全书总目》
描述:
本文认为,黄震既是程朱
理学
的继承者又是修正者,但他们仅仅是同中之异,而绝非异中之同。主践履思想充分反映了黄震
理学
的时代特色。朱子学在浙东的传播,黄震有着特殊的贡献。在整个
理学
发展史上,黄震
理学
思想
北宋新学与
理学
为学次第的差异
作者:
肖永明
来源: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语》
《春秋》
为学次第
《周礼》
《易》学
《诗》
《孟子》
《大学》
《书》
描述:
新学与
理学
学者都强调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训解与研究,来体会圣贤深意。但他们对诸经的重视程度和研习次序互有差异,即新学学者强导调由用及体而
理学
学者则强调由体达用。
宋代学校教育的变化与
理学
统治地位的确立
作者:
袁征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思想
王安石
统治地位
理学家
朱熹
宋代社会
宋代教育
历史学
综合考察
注疏
描述:
闻的经学流派逐渐发展壮大,最后主宰全国教育的过程和原因。
从宋初三先生看
理学
的经院哲学实质
作者:
何兆武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院哲学
宋代
理学
石介
王安石
理学家
理论体系
思想活动
圣人之道
宋初
泰山
描述:
.但他们授徒讲学对于
理学
的形成影响甚大,故而被后世的朱熹尊之为“宋初三先生”.本文试就宋初三先生的思想活动来看
理学
的缘起及其经院哲学的实质.
反
理学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
周建华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失败
原因
反
理学
描述:
法 ,从他提出的那一天开始 ,就注定了要失败的。
“道学”、“
理学
”称名考辨
作者:
王茂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学
宋明理学
名从主人
称名
朱熹
南宋
心学
陆九渊
毛奇龄
周敦颐
描述:
。各从其
元代的朱陆合流与元代的
理学
作者:
唐宇元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学
朱熹
理学家
陆象山
本心论
和会朱陆
致知
吴澄
北山四先生
发明本心
描述:
是元代出现的所谓朱陆之间的“兼综”、“和会”。这是
理学
发展到元代的一段复杂情况。本文试图对其中的曲折原委作一些论述,以说明在南宋以后
理学
变化的趋向,以及这一趋向的实质是什么?它与后来明代王学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