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18)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72)
地方文献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425)
2011(483)
2010(479)
2009(429)
2003(235)
2001(212)
1996(217)
1982(76)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50)
学苑教育(7)
群众(4)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作家(1)
中国医疗保险(1)
古代作家文集命名趣谈
作者:李凤智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作家  文集  聊斋志异  宋之问  王安石  清初思想  社会现实  骆宾王  小说家  船山 
描述: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晚年隐居湖南衡阳石船山。《聊斋志异》,清初小说家蒲松
“文人论兵”与宋代兵学的发展
作者:刘庆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兵学  文人士大夫  《孙子》  《武经七书》  兵书  《司马法》  军事斗争  武经总要  王安石  永嘉学派 
描述:“文人论兵”与宋代兵学的发展刘庆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文人论兵之事,但总的说来,兵学论坛还是被统兵将帅们长期占领着。其间一个重要原因是文人士大夫们大多自觉缺少军旅阅历,于朴刀杆棒、军阵沙场之事不甚了了,不如讲经赋诗来得容易。而像孙武、吴起、曹操这些名将,...
中国古代菌蕈诗选录(续三)
作者:刘亚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菌蕈  小昆虫  梅尧臣  金针菇  历山  欧阳修  王安石  装饰品  杨万里 
描述:树脂经过石化的产物,可作装饰品,亦可入药。旧说松脂化茯苓,茯苓经过漫长岁月又变成琥珀。 [2] 蚊蚋:小昆虫。琥珀中有的含小昆虫,清晰可见。
名家评诗的一个误区
作者:竺生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式逻辑  鸟鸣  中国古代  江南  黄庭坚  杨升庵  无生气  《全唐诗》  美学思维 
描述::“古诗鸟鸣山更幽,我意不若鸣声收。”在王安石看来,“鸟鸣”则不是“山幽”,“山幽”则不能“鸟鸣”,二者绝不可以并存。安石晚年退居南京,有《钟山即事》一诗,末两句云:“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梅与雪──古诗冬景拾零
作者:霍寿喜  来源:陕西气象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古诗  李清照  咏梅诗词  生物特性  宋代词人  《虞美人》  晏几道  传统名花  王安石 
描述:梅与雪──古诗冬景拾零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它耐寒喜雪,和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它素雅孤傲,与兰、荷、菊共誉作“花中四君子”。自商代植梅以来,咏颂梅花的诗文不断涌现。尤其当北宋诗人林通吟出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后,咏梅诗词逐渐达到...
沈括治汴
作者:华红安  来源:陕西水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地形测量  《梦溪笔谈》  兴修水利  盐碱地  国家安定  重点项目  地形模型  沉积的淤泥  水利法 
描述:民。反对派却极力反对,其主要理由是:汴河一旦疏通,建筑淤田,一定要淹没许多庄稼和房屋,许多还是风水宝地,而新筑淤田却贫瘠,可能引发事端,危及国家安定。
谜诗猜诗谜趣话
作者:黄炳麟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石榴红  风动  北宋  宋人  制谜  品赏  猜谜  暑天 
描述:手中拿着的“扇子”。王安石又出
名句的来历
作者:霍德柱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句  王安石  文学作品  用法  秋思  流水  唐诗  阅读  画面感  精品 
描述: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常常发现,许多名句部是有来历的。仔细探讨一下名句的来历,能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下边试举出几例:a、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谓“半仙体”的精品了。据《容斋续笔》载,作者在选定
谈谈古人的别号
作者:黄炳坤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号  文人学士  封建时代  王安石  居士  辛弃疾  别字  李白  成年  陆游 
描述:古人除了有名与字之外,还常有别号,也可以叫别字。别号开始时大约是自取的,后来也有别人给加上的。封建时代的文人学士,多有自取别号的。号与字不尽相同,字是成年时由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
敢借戏文讽奸凶——梨园子弟的侠情表露主题
作者:王立 刘卫英  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园子弟  忠奸斗争  中国古代文学  优伶  戏文  观众  《精忠记》  王安石  演员  下层民众 
描述:王梦生《梨园佳话》曾记载清末名优黄润甫在演出时,台下观众的热烈情氛与演员本身的深入角色:“黄三……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绝.即问之座人,亦不知此时之为好为恶.俗谓:‘作戏者疯,看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