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3)
报纸(36)
学位论文(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1)
地方文献 (5)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21)
2012(10)
2011(19)
2009(13)
1998(4)
1990(10)
1988(8)
1986(4)
1985(6)
1984(3)
按来源分组
晋阳学刊(4)
江汉论坛(3)
新安晚报(1)
西安晚报(1)
读书杂志(1)
公关世界(1)
东莞日报(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1)
史学月刊(1)
兰州学刊(1)
一枚不见记载的宁铅钱
作者:窦世强  来源:内蒙古金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铸钱  食货志  宋神宗  记载  宋史  王安石  铜钱  白铜  金属 
描述:宁四年(1071年)。据《宋史·食货志》
北宋教育家王安石与“宁兴学”运动
作者:彭晓谱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宁兴学  三舍法  科举考试 
描述:北宋王安石在神宗当政年间,配合丰变法,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宁兴学”教育改革运动,通过创立“太学三合法”、整顿与发展州县官学等措施,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风范,推动了北宋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
少林雪庭福裕和元前期的佛道之争
作者:杨曾文  来源:法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道之争  前期  全真道  曹洞宗  国号  佛教  道教  弟子  高僧 
描述:少林雪庭福裕和元前期的佛道之争
冯炜权:信用卡竞争应是君子之争
作者:杨丽华  来源:国际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信用卡管理  信用卡业务  消费环境  信用卡市场  达卡  国际支付  大中华区  外资银行  国际组织  支付体系 
描述:冯炜权:信用卡竞争应是君子之争
午马称“甄赵之争”应是小误会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午马称“甄赵之争”应是小误会
重评汤沈之争〔汤显祖和沈璟〕
作者:俞为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重评汤沈之争〔汤显祖和沈璟〕
从阿云狱的审理看宋神宗年间的“敕律之争
作者:郭成伟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法派  宋神宗时期  王安石  法律改革  定罪量刑  司马光  《宋刑统》  旧派  《大学衍义补》  封建统治 
描述:,阿云狱既经大理、
简论沈汤之争中王骥德的本色论
作者:岑玲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本色论  汤显祖  戏曲创作  《西厢》  吴江派  临川派  《琵琶》  戏曲理论  学术论争 
描述:。两派论争的焦点是戏曲创作中文辞与格律的关系问题。沈璟主张“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
《邯郸梦记》改编的题内题外之争
作者:黄文锡  来源:剧本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意识  汤显祖  改编者  舞台演出  戏剧家  传统戏曲  原著  现代手法  杜丽娘  观众 
描述:一去岁末,江西省赣剧团赴京参加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370周年纪念活动,演出由陶学辉改编的《邯郸梦记》(剧本见本刊1986年10期),反响不一,褒贬各异。褒之者说它填补了汤氏名著在戏曲舞台演出上的空白,无论内容或形式都体现出一种现代意识和创造精神;贬之者则惊呼汤氏名著被改窜到“佛头着
论李杜优劣之争(兼对《李白与杜甫》的一点意见)
作者:张步云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王安石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与杜甫  李杜并称  工部  检校  大夫  扬杜抑李 
描述:不分轩轾,还是杜优李劣?这个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进行着。争论的实质,是对浪漫主义作家如何评价的问题。从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的“时人谓之李杜”和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诗之豪者,世称李杜”的话来看,早在盛唐,李杜就已齐名并称。再从当时一些诗人对李杜的称赞来看,李杜在盛唐时就是并驾齐驱,驰名诗坛的伟大诗人。我们先看他们对李白的评价。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篇中说:“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里可以看出贺知章所再三称叹和欣赏的是李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