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公平责任”原则应是独立的归责原则
作者:蒋颂平  来源:人民司法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责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  民事责任  行为人  民法理论  民法通则  法律  双方当事人  基本原则 
描述:在民法理论上,提及民事责任,一般有三种归责原则。一是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必须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所致损害确有过错,才能令其承担民事责任。二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虽没有过错,但在法律
企业资产重组应是完全的市场行为
作者:尚鸣  来源:企业技术进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资产重组  市场行为  政府  市场经济国家  经济转轨  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  根据  过渡时期  法律 
描述:缺乏资产重组的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的条件下,政府的参与不可或缺,常起到快刀斩乱麻之效。
教师应是社会道德的先行者
作者:李明阳  来源:辽宁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道德建设  教师  不同角度  师德修养  道德必须  人类文明  强制性  法律  学校  师德建设 
描述:是高尚的,这样才能引领后人。
宰相肚里能撑船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宰相  北宋时期  国家权  靠码头  失败  老百姓  干涉  担任  法律 
描述:之前,王安石对手下人说:"如今我已经不当宰相了,如果路上停靠码头时,有人打听我们,千万不要透露身份,免得
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伦理解读:《牡丹亭》英译本对比分析
作者:张翠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翻译  翻译伦理学  翻译伦理学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系。因此,从伦理角度来分析中国古典戏曲英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研究曾经历过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翻译理论各有不同,但没有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翻译理论界曾一度陷入混乱。翻译实践经受着严峻的道德考验
蒲松龄的人性观:在会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
作者:周秋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  自然人性  蒲松龄  人性观  《聊斋》  人性假设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描述:在《聊斋》中,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污的自然人性,但又以为人性有恶,好用儒家伦理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呆能是人性美的一种最高境界。
“老实人”应是公职伦理底线而非干部任用标准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老实人”应是公职伦理底线而非干部任用标准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论陆九渊的伦理主体意识
作者:饶国宾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责任  道德自律  君子人格  自作主宰 
描述:主体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主体观.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论陆九渊的伦理主体意识
作者:饶国宾  来源:哲学文摘卡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责任  道德自律  君子人格  自作主宰 
描述:体、君子人格之主体四个方面来探讨他的主体观
宽容与公正:论李觏法制思想的伦理意义
作者:赵海涛 靳晓娜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法制  法制  宽容  宽容  公正  公正 
描述:李觏的法制思想首先强调刑礼相辅,反对重刑,体现了宽容精神。他还提出天子与天下共法即一致于法的主张,反对救赎,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正。这些观点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由于他不可超越的时代局限,也有诸多不足。对此后人应认真研究,以服务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