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科技为党旗增辉 □ 本报记者 黄希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开栏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5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即日起,本报开设《在党的领导下——书写航天辉煌》栏目,与读者重温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也一同记住那些把生命与才智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航天人。
90年前,嘉兴南湖上的一叶孤
-
火箭新兵“长三丙”:本报记者 黄希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长三丙’的最大意义是设立了一个‘台阶’——运载能力正好位于‘长三甲’和‘长三乙’两者之间。目前适合它发射的卫星还有相当数量,因此,它还有广阔天地可为”。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天链一号”工程总师白拜尔论说“长三丙”
“在我经手的火箭中,长三丙火箭无疑是研制历程最长的
-
人才测评:帮你重新认识自己:本报记者 黄希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掉手机,屋子里静得只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一张100多道选择题的答卷摆在面前,我需要在20分钟内完成。
两天后,一叠厚厚的“诊断报告”交到我的手中。“根据测评结果,你的个性特征及工作行为风格是这样的……”。
我很诧异,一份试题竟然清楚地描述出了我的性格特点、工作行为风格、潜在的特质、能力和倾
-
中国“北斗”星光闪耀本报记者黄希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中国群星闪耀的卫星版图上,北斗导航卫星可谓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世界航天舞台上,由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具有全时空、全天候、高精度等特点,各国航天界历来都把卫星导航定位视为重要的技术竞技场。
上世纪末期,美国和俄罗斯相继建成了全国卫星导航系统GPS和格洛纳斯系统,提前占领了全球导航市场的“高地
-
太空相会“柔顺”对接本报记者黄希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航天领域讲究“冗余”,而且,航天器万一在太空中出现意外,也会有相应的应急方案启动。尽管很多风险实际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设计人员依然在冗余方案上“做足文章”。难怪在发射场,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对接速度——
相对速度每秒0.2米,既要防止“牵
-
“山城摘星”的行与思:□本报记者 黄希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谈判的主战场———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海拔达3000米~4100米,一到夜间,盘绕在山间的街道灯火通明,就像天上的银河,蔚为壮观。看到这一幕,玻星项目组成员都会想起一部老电影《三进山城》。而他们也把自己的出访之行戏称为“山城摘星”。
山城之行虽有波折,却也收获颇丰。当被问到此次经历的心得与体会时,
-
25岁给职业做个规划本报记者黄希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按照中国当下的教育体制,25岁是很多青年完成硕士教育步入职场的起点。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优秀青年都把航天事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站在职场大门前,你是否为自己的人生勾勒出了一幅精彩的画卷?你是否对自己的航天职业生涯确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航天专家及“新兵”,听取了
-
黄希庭:校园里不老的传奇
-
作者:朱丽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9月11日,刚刚荣膺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西南大学教授黄希庭迎来不少客人——他的七八个弟子不约而同地前来探望恩师。“这个奖杯应该你们去拿。”已经75岁高龄的老教授微笑着对自己的弟子说
-
黄希扬:差了点豁出去的气质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怪圈解析·队长
“郁闷,不是一般的郁闷”,回到寝室的黄希扬面对记者,不断摇头叹息,透出的是无尽的苦闷和不解。“按理说对手的心态应该比我们更急,为什么比赛会踢成这个样子,我实在是想不通。”
在黄希
-
黄希庭要教出自己崇拜的学生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学海奋进48年,黄希庭教授用智慧、创新和勤奋,坚守着自己“点燃心灵中的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黄希庭,西南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中国开创了时间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最先把价值观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