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71)
报纸
(122)
学位论文
(6)
图书
(1)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2)
地方文献
(15)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
(63)
2013
(23)
2012
(28)
2008
(18)
2007
(11)
2005
(8)
2004
(8)
2002
(5)
1986
(3)
1984
(2)
按来源分组
天天新报
(3)
孔子研究
(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1)
炎黄世界
(1)
福建史志
(1)
文史精华
(1)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孝
天文台
太平洋战争
《易解》理学
儒学
孔子
曹洞宗
玉茗堂四梦
士大夫
孝思想
冯梦龙
改订
清天
元杂剧
孝文化
改本
周礼
文学研究
古代
陆九渊
哲学思想
地理学
区别
《邯郸梦记》
图书馆
杨炳
四库全书总目
保甲法
喉塞尾弱化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孝臧】搜索到相关结果
301
条
明遗民词人傅占衡、陈
孝
逸"癸秋词"多组步韵唱和述论
作者:
刘东海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组步韵唱和
多组步韵唱和
遗民
遗民
孤怀
孤怀
描述:
傅占衡、陈
孝
逸是明末遗民词人,他们在顺治十年进行的"癸秋词"唱和,是顺治朝唯一的多组步韵唱和,这次唱和,是易代之际社会、人生苦难在词创作中的典型表现,具有重要的词史意义.
晚明《孝经》论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
孝
论及其文化脉络
作者:
吕妙芬
来源: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孝经
虞淳熙
袾宏
净明道
罗汝芳
杨起元
描述:
孝感通神明的境界是学的最高境界,又相信人人心中有神明,都能够透过爱敬的斋戒心法(全
孝
心法)达到此境界,故他的
孝
论也十分强调斋戒修心的工夫,此斋戒之法又以《礼记》为依归。 第二部份讨论虞淳熙的
孝
从
朱
陆异同到
朱
王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
毕游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畴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
的“理”都具有双重性特征,既是存在于自然世界的客观之理(实然之理),又是存在于人伦世界的主观之理(应然之理)。其中,客观性是显性的,主观性则是隐性的。这一双重性是“理”范畴的内在矛盾。
朱
陆之间
朱
陆无极太极思想的分歧及其影响:以
朱
陆无极太极之辩为例
作者:
胡泉雨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
朱熹
陆九渊
描述:
朱熹与陆九渊都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但一个属于理学派,一个属于心学派。在思想上有不同,如在“太极无极”的理解上。为此,他们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文中就从这里作为切入点。阐明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所在,以及该思想分歧对后学的影响。
心灵放牧 缅怀舒同将军
朱
善平
作者:
暂无
来源:
抚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心灵放牧 缅怀舒同将军
朱
善平
历史深处能诗意美:
朱
仙镇的古街名
作者:
刘永涛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名镇
朱
仙镇
诗意美
《太平寰宇记》
街名
文化中心
《宋史》
公元前
描述:
”,每纲有船30只,合计6000只,分别在汴河、蔡河、五丈河承担漕运任务,其中蔡河年漕运量就在60万石以上。
《与
朱
彊村书》作者考辨四
作者:
王培軍
来源:
词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作者考辨
前序
判断
王鹏运
别录
第三
老人
衰世
符契
描述:
翔台省,略同于元献。夏六月手《珠玉》一编,字(?)句规,五日而卒业,视元献不失累
追忆青春的军营叙事:与
朱
曼鸢对话录
作者:
徐艺嘉
来源:
神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对话
叙事
军营
青春
追忆
文艺创作
《牡丹亭》
描述:
龙记》等,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等奖项。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
朱
陆的倾向
作者:
王伟民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会
朱
陆
朱子
格物穷理
约礼
陆象山
象山先生
陆学
发明本心
为己之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描述:
陈文蔚、徐元杰和会
朱
陆的倾向王伟民宋代儒学的发展,出现了
朱
陆学术的分流。这充分暴露出了儒学本身所隐含的矛盾。如:心与理、做人与做圣人、博文与约礼、成己与成物、格物与诚意等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初看起来
真理与意识:从佛性论争到
朱
陆异同的二种哲学类型
作者:
林镇国
来源: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心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陆象山
现象学
描述:
世纪以降宋明新儒学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心学与理学的对立发展。此论争的哲学问题首度被法宝和慧沼表述为心与理之同一或差异的问题,也就是後来宋明理学中「心理二分」或「心即理」二种形上学之争的问题。从结论上来说,奘传唯识学(慧沼)和程朱理学主张心理二分,而如来藏思想(法宝)和陆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彼此之间既有历史的连续性,也显示出哲学类型的普遍性。本文结论时,将试图从现象学的视角,特别是从胡赛尔到海德格的发展,重新照明主导千年东亚哲学的二种哲学类型义蕴。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