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邯郸记
作者:  汤显祖 治理整顿 汪培英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英语  对照读物  戏剧     
描述:邯郸记
改诗难(外一则)
作者:袁第锐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团结报》  记者访问  画龙点睛  王安石  言志  言情  字句 
描述:江南岸”之句
“只羡鸳鸯不羡仙”——论冒襄、李渔的言情传奇小说
作者:曲金燕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董小宛  王二  传奇小说  冒襄  人文思潮  戏曲  描写  白话小说  牡丹亭 
描述:己之情,如戋戋居士的《小青传》、徐瑶的《太恨生传》、黄周星的《补张灵、
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梅珍生  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礼仪  研究  中国  周代 
描述:周礼的文质论
周礼的文质论
作者:梅珍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文质  礼的形式  礼的本质  人的本质 
描述: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它脱胎于原始宗教禁忌,又是对宗教禁忌的包容性超越.它既包涵了"敬鬼神"的神灵崇拜内容,又有着规范人类群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原则的人文内涵.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礼乐文明的奥旨得以充分阐扬的时代.当时杰出的
明人的“小品”观
作者:欧明俊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品  明人  陈继儒  袁宏道  汤显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小品文  篇幅短小  文学观念  袁中道 
描述:明人的“小品”观
半山诗与唐诗
作者:张巍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诗  绝句 
描述:王安石的前期诗歌直越发露而后期诗歌深婉含蓄,这种诗风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与唐诗的影响有关。王安石的绝句以婉丽精工著称,师法唐诗又有所新变,在继承唐诗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宋诗自身的特质。
论汤显祖戏曲的言情观──兼论明清戏曲发展
作者:许艳文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言情 
描述:以明清戏曲发展为背景,论述了汤显祖戏曲“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言情观,以反对吴江派以音律为戏曲的审美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汤显祖“情”战胜“理”的审美理想。
论汤显祖戏曲创作中的“言情”说及其理论意义
作者:王忠禄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言情  戏曲理论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戏曲研究  格律派  明代中叶  古代小说 
描述:很大的影响。但是,就戏曲创作的成就而言,汤显祖尤为突出。他卓越的戏曲创作成就,归功于富于特色的戏曲理论,即有名的言情说。
从周代“礼”、“俗”看《诗经》婚恋诗中言情心理产生的原因
作者:王亚男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婚恋诗  周代  婚恋生活  诗经  行为模式  思想观念  婚恋习俗  周礼  差异性  春秋时期 
描述:括而言,"俗是因地因人而自然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与思想观念,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慎子》云"礼从俗",是俗先于礼,礼出于俗。二者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