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风流蕴藉《珠玉》——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初探
作者:周长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歌女  闺妇  北宋词  花间  词人  征夫 
描述:,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词坛四大开祖之一。其所作《珠玉》,被誉为“北宋词坛上的报春花”。对于其人其,历来颇有评说。南宋葛立方说“身居富贵而又善言”。北宋吴处厚赞同叔“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试论对冯延巳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许晓云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冯延巳  艳情  艳情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描述:由于创作目的和创作环境以及身份的相似,某些方面继承了冯延巳的创作方法。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与性格,他们的又呈现出不同的一面。本文将从艳情、忧患意识、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在唐宋词转型过程中的史地位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士大夫  艳情  七十年  冯延巳  雅化  性爱心理  发展历程  创作 
描述:宋朝建立的最初七十年间,词坛颇为沉寂。文人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鼓舞下,纷纷"学而优则仕",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对新政权的体认和参政议政热情的蓄积,因而即便在统治者鼓励士大夫饮宴享乐的社会风气下,文人也更热衷于创作与理想抱负相关的诗文,而不愿创作被五代亡国之君大力抒写过
冯延巳的异同
作者:廖克平  来源:办公室业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异同 
描述:冯延巳和都是位及人臣的词人,他们年代相距不远,且在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冯延巳有微妙的异同关系,现从词人的际遇和风特点作异同分析。
宋代江西词人几道、欧阳修、黄庭坚的
作者:顾易生 金昌娥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道  欧阳修  黄庭坚   
描述:芒。黄庭坚论突出几道的“痴”,更是欧阳修“情痴”的扩大,表现出一种违抗“道”、“法”的精神。
苏轼婉约的创作特色
作者:何文祯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  苏武  苏轼  豪放  晚唐五代  歌妓  咏物  王安石变法  杨花  《花间集》 
描述:苏轼婉约的创作特色何文祯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也使苏轼赢得了豪迈、雄放的千古美名。他那奔放不羁、意气横逸、气魄宏大的豪放,被人们代代吟咏传唱,击节叹赏。苏轼
如何评价宋初婉约
作者:王友松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  宋词    歌妓  欧阳修  词人    推陈  作家  柳永 
描述:同努力的结果。而在宋代词坛上,婉约家是很有生气,很活跃的一支主力军。就其作品数量而言,现存的两万多首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婉约,真正堪称豪放的作品,廖廖可数。婉约在整个宋词中占有这么大
秦观对婉约创作的贡献
作者:马文彦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  人之词  王国维  欧阳修  李清照  花间词人    秦观  《介存斋论杂著》  几道 
描述:秦观对婉约创作的贡献
北宋婉约的创作思想和李清照的《论》
作者:顾易生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    创作思想  几道  北宋末年  秦观  宋词  欧阳修  苏轼 
描述:婉约。最近又开展了有关讨论。现在试图从当时的学观念进行探索,提供一点浅陋之见。
还给一个公道——从《珠玉》看的审美特征
作者:林丽珠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  珠玉  审美特征  审美特征 
描述:在中国古典文学评论中 ,对《珠玉》多所指摘 ,失之公允。本文从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他个人的身世、学识、心境出发 ,论述了《珠玉》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成就 ,还的发展史上应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