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3)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3)
报纸(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5)
才乡教育 (7)
红色文化 (3)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8)
2012(8)
2011(10)
2009(8)
2008(11)
2006(6)
2004(4)
2003(8)
2002(1)
1974(23)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化研究(2)
群文天地(1)
四川戏剧(1)
人文杂志(1)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兰台世界(1)
学海(1)
法律文化研究(1)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
创造(1)
论孔融
作者:宋景昌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融  曹操  胡应麟  邺下文人集团  党人  北海  鲁国  建安七子  后汉书  儒家 
描述:明·而且他不象其他六人那样都是曹氏的幕僚和邺下文人集团的成员。胡应麟说:“文举自是汉臣,与王、刘年辈迥绝,列之邺下,其义未安。”曹丕之所以把孔融
略谈苏轼的创作观
作者:许龙九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观  苏轼  创作实践  王安石  古文运动  作品  北宋中叶  阶级矛盾  陶渊明  儒家 
描述:完善所起的作用,并对他的创作略陈一二管见。
剥掉罗思鼎“史学权威”的画皮——驳斥《论北宋时期爱国主义和
作者:邓广铭 李培浩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北宋王朝  司马光  儒家  契丹  宋神宗  史学  地主阶级  统治集团 
描述:的两篇黑文,一并在同一期《红旗》上刊出,妄图借此而杜撰出一个从古到今,凡儒家皆卖国的所谓规律。当他们实在在北宋以前的历史上找不出一个典型的卖国主义的儒家时,就把一顶儒
论北宋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
作者:陈植锷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经术  北宋文化  政事  后汉书  唐文化  知识分子  文吏  儒家 
描述:创造者——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有关。据《后汉书》记载,汉代选官以四科辟士,考试的办法是“诸生试家
《管子》研究导论(续)
作者:史太因 周一沙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子  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  儒家  王安石  桑弘羊  孟子  经济观点  基本内容  经济政策 
描述:为了彻底了解荀子类似论述的意义,必须了解出现这些论述的社会背景。罗根泽的《管子探源》一书对世界观产生的阶段勾画得很好。对这一世界观可以作如下定义:力图加强农业,力求最大限度削弱手工业和商业。对辅助行业持否定态度的新观点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但得到广泛的流传则是在汉朝初期。
浅谈儒法斗争与我国数学的发展
作者:武汉师院数学系七二○三班理论小组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的发展  儒法  劳动人民  儒家  科学事业  生产实践  王安石变法  路线斗争  《九章算术》  唯心论 
描述:。两千多年的儒法斗争,给予数学以极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纵深发展,肃清反动的孔孟之道对于自然科学包括数学在内的阻碍和破坏作用,正确评价法家思想的进步作用,很有必要。
《周礼》畿服所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作者:彭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  郡县制  传统思想  本质区别  儒家  中央与地方  礼乐  孟子  制度 
描述:调,因此,它采用了分封制的外在形式。但是,春秋以降,天于受制于列强,形同“告朔之饩羊”的局面使它不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志和情
作者:唐玉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志”  “情”  中国古代文论  “诗言志”  诗歌  《毛诗序》  陆机  儒家  汤显祖  韩愈 
描述: 志和情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概念,其地位是在先秦时期确立的,两千多年来,虽沿革沧桑,但其重要地位有增无降,这是颇有研究价值的。
明中叶学者的儒释之辨:以王守仁、罗钦顺为例
作者:陈志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罗钦顺  儒释  明中叶  理学家  儒家  陆九渊  佛教  宋代理学  王阳明 
描述:策,地方官学、书院的教材,也离不开朱学的典籍。宋代理学兴起之际,面对着以释、老二教作为对手的环境,理学家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方面从理论架构上吸取佛教和道教的精华;另一方面,在建构了理学自身的体系后,又对佛
对古典戏曲理论中主情说的评判
作者:蔡钟翔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情说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教化说  人物塑造  儒家  情感因素  本质认识  戏曲理论 
描述:和。主情说为戏曲创作方法开拓了新路,利用梦幻的形式达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融合。主情说也促进了对戏曲本质认识的深化,把人物塑造提到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