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0)
报纸(139)
会议论文(3)
图书(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6)
地方文献 (19)
地方风物 (15)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79)
2012(30)
2011(24)
2010(14)
2009(14)
2007(15)
2005(7)
2004(4)
2003(3)
1999(5)
按来源分组
中国汽摩配(2)
长江文艺(1)
今日上海(1)
理论导报(1)
福建艺术(1)
人民文学(1)
青年作家(1)
科学与文化(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学习博览(1)
经济强镇应是文明村镇
作者:曾跃基  来源:城乡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强镇  村镇建设  文明村镇  精神文明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对外开放  乡镇企业小区  九龙江  农村城市化进程  贸易区域化 
描述:经济强镇应是文明村镇
面具、神器及其他──三星堆文明中的郊祀之礼
作者:庞永臣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星堆文明  殷墟卜辞  《周易》  面具  《蜀王本纪》  神器  遗存  铜人  《周礼》  郊祀 
描述:缺的物证。
农村城市化应是三个文明的统一
作者:厉以宁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三个文明  经济增长  生态文明  生态效益  国民财富  生产总值  生态与经济效益  社会的生活  资源耗竭 
描述:经济增长有正负两方面作用。经济增长的正作用,反映于促进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有助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则反映于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等方面,使得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受阻,导致社会的生活质量下降。
文明之根 探风俗之源
作者:黄永年  来源:寻根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明之根  黄永年 
描述:文明之根 探风俗之源
经济变革与宋代工商业文明的加速成长
作者:葛金芳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政治基调  经济变革  兵制改革  科举改革  王安石变法  启示 
描述: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
苏丹:不应是文明之间的裂谷
作者:孔源  来源:世界知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丹  恐怖主义  政治矛盾  宗教思想  国家意识 
描述:●当《圣经》和《可兰经》尚未出现时,努比亚的祖先已经建成了锥形金字塔;●当阿拉伯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尚未形成时,身材颀长的尼罗黑人已经在水泽之间繁衍生息……
政府网站应是网络文明的表率
作者:滕建新  来源:网络传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网络文明  网络文明  政府网站  政府网站  表率  表率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总书记  胡锦涛总书记  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描述:作为政府网站就必须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网络建设和管理的“四个有利于”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始终以时代主旋律占领这一重要阵地,使其更好地为传播先进文化
“一体化”时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
作者:赵征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传播 
描述:浪漫主义的爱情戏剧,而是贴上了"理想"、"自由"、"阶级"、"斗争"的标签。但是译者并非单一的生物体、
中国和美国: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
作者:吴新雷 白先勇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史  昆曲艺术  全球化时代  《中国昆剧大辞典》  美国  南京大学中文系  《两宋文学史》  《牡丹亭》 
描述:昆曲艺术的发展等课题,进行了多次对谈。
从《关雎》接受史看《牡丹亭》的时代意义
作者:萧华荣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意义  文化精神  理解与解释  逻辑起点  人性解放  社会条件  个性解放  时代精神  汉儒  今文学派 
描述:《关雎》一类情诗被扭曲的艺术本性的复归,是当时社会文化精神变迁的一个投影。因此,笔者把这种理解作为考察《牡丹亭》时代意义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