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阮刻本《周礼注疏·夏官》校小札
作者:常相波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疏·夏官》  阮刻本  文渊阁本 
描述:本文以阮刻本<周礼注疏>为底本,以文渊阁本<周礼注疏>为对校本,对<周礼注疏·夏官>部分逐字校勘,发现文渊阁本有许多可订补阮刻本之讹误者.现摘出八条,列举如下,以见文渊阁本之校勘价值.
秋日忆春盼归燕:赏晏殊《浣溪沙》
作者:志辉  来源:读写月报: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中学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秋日忆春盼归燕》  《秋日忆春盼归燕》 
描述: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城市领导者的风范、智慧与胸怀:《李灏深圳特区访谈录》
作者:魏达志  来源:深圳史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城市领导者的风范、智慧与胸怀:《李灏深圳特区访谈录》
经典也要讲“包装”:从昆曲译本《悲欢集》谈起
作者:蔡莉莉  来源:对外传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译本  包装  汉英对照  牡丹亭  青春版  白先勇 
描述: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集》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堂上的华彩乐段
作者:余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乐段  陈最良  牡丹亭  学生  老师 
描述:当学生对“问关莺语花底滑”句中“问关”一词面露疑色时,我模拟鸟叫声“嘎咕——嘎咕——”地叫了几句,颇似《牡丹亭·闺塾》里迂腐的先生陈最良。女生小婧“哦”的一声表示顿悟,然后明确地提出批评:“老师
学习领悟临川文化内涵大学生当“王馆”义务讲解员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图晚报首席记者况国祥 晚报讯“王安石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抚州人的杰出代表……”昨日上午,在王安石纪念馆一楼展厅,两名身披绶带的讲解员用流利的语言介绍王安石生平事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一打听,原来是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在此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据了解
从南丰“跳傩”看儒道释文化对民间傩的影响
作者:曾志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江西省南丰县是文化部命名的第一个中国傩舞艺术之乡,南丰跳傩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地方史料记载,南丰传傩始于汉初,唐代延续,两宋渐盛,邑人刘镗作《观傩》长诗,详细描绘了南丰演出傩舞剧的情景。明清时,傩舞遍及南丰城乡,形成大傩舞、竹马舞
一个功勋地质队所经历的文化洗礼:二六一大队开展军工文化教育
作者:张启堂 曾定祥 徐杰  来源:中国核工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基地  国防科技工业  地质成果  文化教育  江西省  大队  相山矿田  军工  核工业  功勋 
描述:地质队所经历的文化洗礼。
时尚与生态共存经济与文化齐飞 王益芳
作者:暂无 来源:常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此次省运会出发之前,收到常州日报领导的委托,让我以一个外地记者的眼光客观地描述一下常州以及这次省运会。虽然答应了下来,但说实话,当时心里非常没底,因为从未来过常州,对常州的印象仅限于常州有座全国最大的恐龙园。 于是上网百度了一下,知道了常州是座拥有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三吴重镇,八邑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