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咏史诗的发展与评价
作者:黄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历史人物  李商隐  《咏史》  王安石  历史事件  陶渊明  题材  汉文帝  文字狱 
描述:品,以诗歌的形式记述和咏赞了周人的起源和周人祖先的英雄事迹。从题材说,这些诗应属于最早的述古、咏古之作。但这些诗皆以述史叙事为主要内容,是以诗歌形式记述下来的古代历史,与后世所谓咏史诗,还有较大差别。从现存的古代诗作看,与后世咏史诗有较为直接关系的,乃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离骚》,是一篇抒情言志的爱国主义杰作,其中不少部分涉及到历史人物和事件,并成为屈原表达政见,叙写怀抱抒发爱国忧民之情的有机组成部分。“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诗人把历史上的贤君和暴君相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治国之见和对楚国前途的忧虑。诗中还列举了一系列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借以表达诗人关于美政(君臣志同道合、举贤授能)的理想。这种借古言志,咏史达情,以史讽时的内容和手法,开辟了?
全国首届李觏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作者:郑晓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学术思想  研讨会综述  德治思想  王安石  学术研究  南昌大学  文化观  经济思想  香港中文大学 
描述:全国首届李觏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汤显祖研究现状简述
作者:王莉莉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论著  论文  研究综述 
描述:近年来,对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研究已经形成专门的"汤学"。依据相关论著和论文,从家世生平、思想、创作理论和作品四个方面对汤显祖研究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评价孟尝君的角度与歧点
作者:谢元鲤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评价历史人物  齐国  司马迁  歧点  王安石  国主义  历史研究  公孙弘  司马光 
描述:评价孟尝君的角度与歧点谢元鲤确立一个评价孟尝君的标准或原则,是大家取得共识的基础。诚如著名史学家李侃先生所说"原则不是研究历史的出发点,但不等于研究历史可以没有原则和不要原则。"(李侃《严峻的历史
鲁迅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思想浅析
作者:曾卓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资料  国民性  历史事实  历史唯物主义  改革精神  历史文化  精神实质  王安石 
描述:学问,待重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而对于历史人物,他也曾想参用
李白诗歌的两种思想倾向和后人评价
作者:王运熙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诗歌  思想倾向  思想内容  王安石  《古风》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经》  诗歌风貌  建功立业  太白 
描述:李白诗歌的两种思想倾向和后人评价
试论后世对邢昺《尔雅注疏》的评价
作者:霞紹暉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疏  尔雅  名物  郭璞  王安石  宋代  朱熹  清代  训诂  重要作用 
描述:《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专书,也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文献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尔雅》汇集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古语、方言和名物词汇,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典章礼仪制度,在我们阅读古籍、辨识名物、了解典章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正如郭璞《尔雅注·序》所言:"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
报刊亭是不该消失的风景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全国4年拆了10468个邮政报刊亭 记者:有消息称,河南郑州市内421个报刊亭已全部拆除。而提出拆报刊亭的还不止郑州,你们统计过全国共拆了多少邮政报刊亭吗? 刘绍权:消费者在街边看到的报刊
关于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的几个问题
作者:曹道衡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观点  研究工作  爱国主义  作品  王安石  进步作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评价 
描述:造成了不少混乱。因此,在当前的研究工作中,有一些问题,很需要我们深入进行讨论,澄清是非,才能有利于前进。在这里,我想就几个问题谈一谈初步的认识,请大家指正。
关于杨时 : 答王煜先生
作者:马积高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时  王安石  理学家  宋明理学  朱熹  龟山  反对  文学  人品  评价 
描述: 王煜先生对拙著《宋明理学与文学》作了详细的评论,益我良多,惟其中提到对杨时的评价,以为除反对王安石,其人品无可议,我觉得需要作一点说明。杨时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确实表现他在政治上的保守,但我以为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