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立足当代,探源求本:朱天曙教授《感旧:亮工及其〈印人传〉
作者:郝文杰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指可数。朱天曙教授正是在这种日益浮躁的学风中,不畏艰辛,寻枝振叶,力求“面向事情本事”,把亮工及《印人传》中的有活力、有价值的人生与审美尽呈读者眼前。在著述中,他表面上是在研究古人,实质上,是站在
服饰的想象政治学:评《服之冕——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作者:杨道圣  来源:艺术设计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饰政治学  想象  服装观念  建构 
描述:历代服饰制度所提供的可能只是想象中的服装,而并没有成为现实.但这些服饰制度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利用服饰来进行政治管理的努力,同时也表现了政治制度的神圣性向实用性也即世俗性的转变.对于书写服装的研究虽不能揭示服装的现实,却揭示了服装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时代的演变.
鄭玄校《禮》是以今書為底本——驳李源澄所谓“郑注以故书为
作者:楊天宇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禮》  鄭玄  今書  故書  李源澄 
描述:說之不可信,而鄭玄校《禮》以今書為底本,則是不爭的事實。
携手孙徐春全新策划“玫瑰金口” 关栋天打造“女版立波”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携手孙徐春全新策划“玫瑰金口” 关栋天打造“女版立波”
关栋天诉立波股权纠纷案昨开庭沪剧名家孙徐春作为原告方的证
作者:丁烨  来源: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栋天诉立波股权纠纷案昨开庭沪剧名家孙徐春作为原告方的证
第二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昨开幕于广洲张铭清杨根生讲话
作者:暂无 来源:湄洲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二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昨开幕于广洲张铭清杨根生讲话
申万菱信可转债拟任基金经理鸣称——转债市场处于“三低一高”
作者:暂无 来源:法制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申万菱信可转债拟任基金经理鸣称——转债市场处于“三低一高”
舒同书法作品《草书毛泽东》将亮相大亚湾下周举行庆祝建党9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舒同书法作品《草书毛泽东》将亮相大亚湾下周举行庆祝建党9
目的论理论下的《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负载对比分析
作者:缑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目的论  牡丹亭  文化翻译  比较研究 
描述:剧共55出,包含了600多个文化意象,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宗教、神话,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素材。因此,准确的将源语的文化内涵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实现跨文化的交流,成为《牡丹亭》翻译的重中之重。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解决文化翻译的新途径。其核心理论目的论构建了以目的法则为基础的译本翻译和译本评价体系。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译者根据预期的目的决定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因而,同一个原文会因不同的目的而产生不同的译文和翻译类型。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作者从目的论的视角分别对白之与汪榕培教授的《牡丹亭》的两部英文全译本进行文化层次上的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了译者的翻译目的如何影响译者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取得怎样的效果。研究表明:文化翻译是一种译者目的为主导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再创造。在对于文化的处理上,两位译者因翻译目的的不同而选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白之主要采取了异化策略,其读者对象一般为汉学家和中文专业的外国学生,由于读者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白之希望译作能准确、忠实的反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因而他多采用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其翻译方法符合目的论的忠实原则。汪榕培教授主要采取了归化策略,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外国民众关注中国传统文学,他的读者对象是普通的西方读者,因此汪榕培教授多采用意译、改写及省译等翻译方法,力求让译作显得雅俗共赏、易于理解,其翻译方法符合目的论的连贯原则。两译者均达到了译文读者的预期目的,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功能。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