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历史的“顺向导学”
-
作者:陈长永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历史 西安事变 蒋介石 共产党 历史教学 教学程序 日本帝国主义 王安石变法 卢沟桥 顺向
-
描述:小学历史的“顺向导学”
-
精通历史的好处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西南北(大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毛 老师 历史课 王安石 欧阳修 课堂气氛 宋朝 课桌 下午 慈禧
-
描述: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老师接着问:那你说说,他们和唐太
-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新教材的特点与不足
-
作者:蒋卫东 来源:青海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教材的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 教师用书 王安石变法 农民战争 旧教材 特点与不足 选择与运用 直观教材 历史唯物主义
-
描述: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新教材的特点与不足蒋卫东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体例的编排、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直观教材的安排、史料的取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改革后
-
“君子和而不同”的历史解读
-
作者:刘蕴之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而不同” 王安石 柳宗元 《柳子厚墓志铭》 嵇康 “同而不和” 王叔文 晏子 现代汉语 山涛
-
描述:话试译》中说:“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读了之后,仍觉不甚了了。于是再翻看前面的《解说》,《解说》道:“和者无乘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这个解说倒十分传统,大约也符合孔夫子的原意,但和、同的内涵,仍不能明。
-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
-
作者:刘复才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巴黎和会 教学重点 王安石变法 华盛顿会议 帝国主义列强 国民经济的恢复 课堂教学 教学目的 太平洋地区
-
描述: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中卫县教研室刘复才为了解决中学历史教学中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如何突出重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钻研教材,研究重点。钻研教材
-
历史之交,使命神圣
-
作者:杨叔子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工作报告 人文素质 教育传统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使命 王安石 全面发展 基础工程
-
描述:历史之交,使命神圣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
作者:许怀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 历史地位 司马光 熙宁 神宗 土地占有 勇于革新 两税法 《宋史》
-
描述:下汹汹’的混乱局面”,是对历史的反动。仅就变法引起的反响这一点而言,已经说明了王安石变法内容之丰富,作用之巨大,影响之深远,在历史上地位之重要。
-
从《三字经》说到历史教育
-
作者:鲁丁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育 三字经 人之初 人与人 性相近 性善论 理论基础 孔子 必要性 王应麟
-
描述:点。他们认为,性是善的,但由于是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很大区别。《三字经》自第七句“教之道”以后,直到“教不严,师之惰”,共十四句,是说父母师长进行教育的责任,而以孟母和窦燕山为施教的典范。自第二十一句“子不学”以下,共八句,是说学的必要性。
-
论宋诗的历史地位
-
作者:朱大成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欧阳修 王安石 唐人 历史地位 官僚地主 宋诗 北宋王朝 统治阶级 北宋初期
-
描述:开发表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之后,由于信中谈到“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一些文学论著涉及宋诗时,大多不是裹足不前,就是绕道而行,或者只谈宋诗不懂形象思维而不及其它。这就会使人产生宋诗除了“味同嚼蜡”之外再无长处的误解。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评论本是从诗歌创作的形式方面着眼的,并没有对宋诗给以全面否定的意思。我们绝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对
-
六年级历史总复习计划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总复习 社会主义 培养学生 史实 特点 民族 重点 历史上 王安石变法 计划
-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