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5)
报纸(130)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8)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2)
地方文献 (91)
非遗保护 (38)
红色文化 (31)
宗教集要 (4)
按年份分组
2013(21)
2010(31)
2004(13)
2003(3)
2001(6)
1998(11)
1997(6)
1995(5)
1987(1)
1983(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
戏文(3)
古典文学知识(3)
闽江学院学报(3)
戏剧艺术(2)
福州师专学报(2)
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1)
戏剧杂志(1)
天天新报(1)
新闻晚报(1)
马路带你看国 舞台秘密
作者:马路  来源:大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形式  梁架结构  舞台设计  作品  亮点  意象  场景  风格  场次 
描述:在一场剧目中呈现不同时空,不同风格的效果,令人眼前一亮。
读中国鬼文本的随想
作者:宁宗一  来源:津图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鬼  文本  中国戏曲  《牡丹亭》  鬼魂  传奇剧  《聊斋志异》  创作实践  戏曲艺术  鬼文化 
描述:读中国鬼文本的随想宁宗一在结束一重生命,人会进入怎样一种时空,进入怎样一种境界?对此,历来有天上、地下的传说,也因此有许许多多关于天上、地下的艺术品。鬼魂正是人类惊人想象力的创造。而且鬼文化也成了
人鬼情未了 老新说之十一
作者:傅谨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匡胤  杜丽娘  柳梦梅  文化思考  牡丹亭  女主人公  爱情  西方电影  宋江  情爱 
描述:我经常奇怪,港台娱乐商家从哪里雇佣的高手,每每把西方电影名译成很地道的中文且锦上添花。美国经典影片《Ghost》的中文译名《人鬼情未了》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原剧名直译是《幽灵》,有点恐怖,了无情趣,而《人鬼情未了》,体现出爱情那足以让两位深深相恋的情人突破阴阳间隔的力量,那才叫一好片名。
汤显祖《庙记》与广昌孟
作者:毛礼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抚州宜黄县在明代是江西戏曲繁荣之地,许多地方戏曲腔调都在此地盛行一时。而记载这段历史的重要文献,便是汤显祖为宜黄班所撰《宜黄县神清源师庙记》(简称《庙记》)。
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戏剧  比较文学  文学史  作家评介  戏剧评论 
描述:记》和《牡丹亭》中的花神、《仲夏夜之梦》中的仙王和《辛白林》里的朱匹特。同时,汤剧与莎剧中的“洞”的意象,如《柯记》中的树洞、《邯郸记》里的枕洞、《辛白林》中的山洞和《暴风雨》中的洞穴都象征着女性
北平初看“解放”刘绍本
作者:暂无 来源:石家庄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榴花似火的五月,为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中央有关文艺团体复排了歌剧《白毛女》,在国家大剧院隆重演出。一下子让我想起,自己孩童时代在古都北京第一次看“解放
汤显祖大剧院:乡抚州一丰碑
作者:黄颖 黄初晨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二OO七年五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投资一点三亿元兴建汤显祖大剧院,并将其列为当年市中心城区三十三个重点城建项目之首 ○用八个月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大剧院,堪称本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投入使用一年多来,汤显祖大剧院不仅实现了高雅艺术走进抚州“零”的突破,而且在演出剧目数量和演出剧种方面位居全省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古代爱情艺苑巡礼
作者:沈尧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爱情生活  杜丽娘  汤显祖  我国古代  封建婚姻制度  文艺作品  四人帮  思想感情  人民群众 
描述:我国古代
中国古典剧中女性爱情观的现代嬗变
作者:贾若骥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  爱情观  杜丽娘  女性形象  《牡丹亭》  张倩女  人格独立意识  汤显祖  《西厢记》  现代性 
描述:中国古典剧中女性爱情观的现代嬗变
汤显祖卧薪与商小玲殉
作者:汪文科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剧中人物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死而复生  传奇  焦循  明代  真实情感 
描述:而复生,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出生入死的爱情。“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之人!”“一灵咬住”便不肯放。这“情”确是人们真正的感情。汤氏写这个之所以自己也感动得卧薪痛哭,真正是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剧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