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6)
报纸(16)
学位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7)
才乡教育 (4)
地方文献 (4)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09(8)
2006(9)
2001(8)
2000(7)
1998(10)
1997(10)
1995(4)
1994(2)
1992(1)
1985(5)
按来源分组
秘书(6)
阅读与写作(5)
秘书之友(3)
文化月刊(2)
民主(2)
秘书工作(2)
中国金融(1)
书屋(1)
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荣赝”应是“荣膺”
作者:王震华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伪造  汉语大字典  短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  山西省  古代典籍  释义  写作  民生 
描述:今年3月25日,《山西商报》刊登了一篇短消息:民生银行桃南支行荣赝‘山西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其中荣赝的赝写作膺才对。赝读yan,《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
三更有梦书当枕
作者:彭拥华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汤显祖  女子  学生时代  牡丹亭  女作家  衰老  写作  青葱  皮肤 
描述:我还依稀记得自己如梦懵懂的学生时代,青葱美丽的少女年月。依然觉得自己面容年轻,皮肤光洁,但不知不觉中却已为人妻为人母,我已是一个8周岁男童的妈妈。酷爱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则为你
刘恒: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
作者:赵大年  来源:纪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感受  张大民  刘恒  艺术典型  蘸水笔  幸福  冠军  北京作家  写作  刘绍棠 
描述:儿,就会明白,不敢拚搏,怎能取名冠军呢?
“炼字”显真功
作者:包虹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写作  语言表达  作者  贾岛  春风  字表  游戏机  情绪  名句 
描述:大家一定听说过王安石诗作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的绿字,作者曾选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不满意。最终突然想到了绿字,顿觉这个字表达的意
友情INTERNET
作者:暂无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听音乐  中学  四川省  写作  河北省邯郸市  初二  王安石  羽毛球  都江堰市  弹钢琴 
描述:~~
作文评改之我见
作者:程丹  来源:才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评改  写作  自评自改  引导学生  王安石  曹雪芹  红楼梦  艺术  俄国作家  教师指导 
描述:字成文何其艰辛。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敲一绿,费尽心神,成其伟文。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成就了《红楼梦》的辉
怎样让文章语言“活”起来
作者:张凤琴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语言简洁  叙述角度  王安石  形象生动  写作  拟声词  报道  连贯  一致 
描述:古人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就是思想的"外壳",就是文章的"肌肤"。一篇文章拥有了美丽的"外壳"、漂亮的"肌肤",定会鲜活感人,光彩照人。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语言"活"起来呢?你不妨从下面几方面
名家系列之二忆刘绍棠
作者:毕汝谐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肖洛霍夫  长篇小说  赵姓  写作  作家  北京文学  地火  认识  四人帮 
描述:打倒"四人帮"的那个冬天,某日,我在大街上认识了一位赵姓姑娘;双方一见如故,言谈融洽;赵姓姑娘说起最要好的女伴的父亲是个作家,名叫刘绍棠;目前正在家里写作一部长篇小说《地火》,手稿
播下希望的种子
作者:陈岭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种子  文学创作  启蒙老师  小学生  文学成就  引人入胜  作者  小说集  写作 
描述:思绪万千,还像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行礼。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在作者心中播下文学种子的田老师。 编故事——引人入胜 同学们对于“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小诗一定不觉得陌生,一读就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但对于当时还是一年级学生的“我”来说,理解起来还是很困难的。田老师真的很有才华,在他的口中,短短的几行诗变成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你看,这个故事中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难怪“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跟着田老师,听了四年的故事,“我”终生难忘。
别让这个“闲”字闲着
作者:朱烈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黄州  团练  情节  写作  教学  夜游  切入  窗外 
描述:世事无情,英雄无用武之地,同病相怜,只好用清风明月消磨时光。诗人夜晚闲来无事",解衣欲睡"时忽见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由得触动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