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干戈化玉帛应是黑
作者:笑人  来源:象棋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棋研究》  和局  着法  黑方  应法  红方 
描述:《象棋研究》2005年第2期所刊《干戈化玉帛》,原着法为和局。但经分析,弈至第4回合成如图时,下着黑方不走卒6平5,而是改走卒5平6,红方有两种应法均败:
《进退有方》应是红先
作者:计品松  来源:象棋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先  象棋  《进退有方》  红方 
描述:如黑走车1平5,炮四进二,车5进4,马三退四,车5平6,马四进二,将6平5,车六平五红。又如走车1进7,炮四平九,卒2平3,炮九平一红定。[第一段]
“炮禁车马”应是红
作者:笑人  来源:象棋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本刊2006年第5期的“炮禁车马”局,原着法为和棋。其实第10回合后成如图时,下着红方改走炮四平七,可以获胜:[第一段]
“剑光照空”应是红
作者:亮剑  来源:象棋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棋  象棋  棋局  棋局  下棋风格  下棋风格  棋艺  棋艺 
描述:如图是贵刊2008年第4期第8页排局“剑光照空”第5回合的图形,原招法为和局,接着红走马九进七,应改走车一平六红
碑学情结:何来的隶书创作
作者:姜寿田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碑学  隶书  创作  康有为  沙孟海  中青年  清末民初  李瑞清  文化中心  南派 
描述:碑学大本营的
精心设“导”,引人“入”
作者:潘早晨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  导入法  语文教学  学习  精心设计  课文导入  教学实践  王安石  孔乙己 
描述:在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极为重要。教师如能用三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语,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情境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我从教初中语文十余年,非常注重导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六种方法,简
赏读方书画印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新校园(阅读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画  作品  赏读  黄永年  篆刻 
描述:,字敬吉,男,汉族,山西五台人,1941年7月生于四川成都。自细酷爱金石书画,从张寒杉、叶访樵学习书画,又随韩蹬安、陈泽秦、黄永年研习篆刻。
会武的“神人”生活
作者:许小轩 黄福平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南丰  南丰  面具  面具  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  永乐年间  永乐年间  国家级  国家级  表演  表演  江西  江西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技艺  技艺 
描述:傩舞是古代"傩祭"仪式中跳的舞蹈,傩祭源于史前社会的图腾崇拜,在商代形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到了周朝时叫作"傩"。在漫长的二千多年中,"傩"寄托着人们趋吉避凶、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活跃于神州大地,在岁月中与时代交织,与艺术结合,传承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牡丹亭》惊梦·皂
作者:汤显祖  来源: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中学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文言文  文言文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也忒看得这韶光贱!
黄鹤:巾帼花开别样红
作者:暂无 来源:三峡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黄鹤近照。本报记者 黄翔 摄 人物档案: 黄鹤,女,枝江市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1989年毕业后在税务局工作,1995年调入法院。先后在办公室、民一庭、民二庭等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