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3)
期刊文章(6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7)
地方风物 (9)
地方文献 (6)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1(24)
2010(25)
2008(4)
2006(3)
2005(6)
1999(2)
1997(2)
1995(1)
1986(4)
1983(2)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2)
姑苏晚报(2)
农村经济(1)
人才(1)
上海戏剧(1)
东坡赤壁诗词(1)
老友(1)
晋阳学刊(1)
名作欣赏(1)
徐闻史志(1)
我市隆重庆祝第27个教师节 学友周树群吴宏蔚等与优秀
作者:暂无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并隆重举行全市庆祝第27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市领导学友、周树群、吴宏蔚、曾昭宝、贾宏伟、刘爱田、岳
全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学友周树群高献涛
作者:暂无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市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我市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2000名劳动者汇聚一堂,热烈
香港龙舟节开幕 165支队伍2000选手参赛 侨报记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香港龙舟节开幕 165支队伍2000选手参赛 侨报记
胡应麟编目志向平议:嘉锡《目录学发微》补阙一则
作者:贺春燕  来源:当代图书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编目  目录学  嘉锡  郑樵 
描述:胡应麟上承郑樵编目绪,在图书编目工作方面具有远大志向,并编成了百余卷的古籍书目。然而,由于胡氏所著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而,历受目录学研究者的忽视,如嘉锡先生对胡氏在目录学上的创获,就几乎全盘否定。
承南唐绪 开宋词先声——晏殊《珠玉词》
作者:薛祥生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珠玉词》  宋词  审美情趣  《破阵子》  《花间集》  柳永词  浣溪沙  清平乐  男欢女爱 
描述:承南唐绪开宋词先声——晏殊《珠玉词》薛祥生晏殊字同叔,谥元献,为北宋著名词人之一。其词影响深远,获历代词论家好评。宋代刘分攵说:“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己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己。”①清代冯煦说
从《老老编》略论徐春甫的养生寿老学术特点
作者:周文泉 刘建华  来源:天津中医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春甫  老年人  养生论  养老奉亲书  老年医学  内经  健康长寿  学术观点  老人  防病治病 
描述:等做了较详尽的论述,诸多可贵的学术观点,至令仍可借镜。他首推《内经》,认为“不读内经,便与处方施治,若有差错,死不复生。”并悉心精研《养生论》,《养老奉亲书》,《寿亲养老新书》等老年医学专篇;博观约取,
鄂菜大师明社和他的“白云黄鹤”与“富海一锅鲜”
作者:姜昕 李斌  来源:今日湖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操作  烹饪技术  鄂菜  不断探索  厨师  黄鹤楼  理论考核  楚文化  基本功  烹调师 
描述:菜烹饪大师"、"湖北省技能大师"、"高级经济师"称号。当一名厨师容易,而当一名好厨师却很难,能获得这么多荣誉,明社靠的就是"认真"二字。在艰苦的学徒生涯中,他悉心学习老一辈厨师传统的烹调技艺,练就
拆了门槛便无内无外:在政治、思想与社会史之间:读英时先生
作者:葛兆光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时  朱熹  士大夫  王安石  历史世界  哲学史家  政治史  理学家  刘述先  宋代理学 
描述:在哲学史或思想史研究中,朱熹从来都是一个中心人物,钱穆、陈荣捷、狄百瑞等前辈学者之外,刘述先、张立文、金舂峰、陈来和束景南等当代学人也有相当精细的研究,从生平到交往,从思想到文献,几乎没有一处不被反复爬梳。在这些目光炯炯的学者密集爬梳之后,难道还能另辟蹊
斯人已乘黄鹤去 此处惟追思地:尽数以名人命名的大学
作者:杨捷  来源:高校招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星海音乐学院  中山大学  名人  命名  农业工程学  学校  何香凝  廖仲恺  新民主主义  纪念馆 
描述:在新一轮的世界名校排行榜中,美国三所名校又再次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对这三所大学崇拜的学子可能不少,但你知道吗?这些让你耳热能详的大学名字都是以人名而命名。遍观国内,以名人命名的
深难奇广,旨不绝: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特色
作者:周海平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致难  力奇  旨广 
描述:王安石散文素以"瘦硬通神"而著称,《游褒禅山记》颇能代表这种风格。此文以求深、致难、力奇、旨广为显著特点,由一个极为普通的景点发掘出极为异众的旨趣,写出了在立意与结体等方面甚为奇异的游记,不同于一般作家的风格,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不绝的余味的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