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牡丹亭·游园惊梦》六曲看杜丽娘其人
-
作者:潘建宏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牡丹亭·游园惊梦》六曲看杜丽娘其人
-
新发现传奇小说《杜丽娘传》考论
-
作者:陈国军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传》 杜丽娘系列小说 《牡丹亭记》 本事
-
描述:《杜丽娘传》是一篇未见披露的传奇小说。它的发现,为我们考察杜丽娘系列小说之间关系,以及何种小说为汤显祖《牡丹亭记》本事提供了新视点。
-
窦娥、崔莺莺、杜丽娘的反抗精神
-
作者:刘倩 来源:新课程学习(综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反抗精神 窦娥冤 封建礼教 女性形象 民族矛盾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理想
-
描述:中国女性的觉醒与反抗,这一历程是艰难的。从《窦娥冤》中的窦娥,到《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再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可清楚地看到这些女性在争取自主的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轨迹是光辉灿烂的,她们自我意识觉醒
-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演绎探究
-
作者:翟静 来源:大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昆曲《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以传奇的爱情故事和典雅唯美的昆曲结合在一起来显得相得益彰,至今不绝于舞台。本文通过分析三位名家演绎"游园惊梦"这出戏来探索不同时代的演员对杜丽娘这一人物
-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牡丹亭·游园》赏析
-
作者:臧德明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游园》 青春觉醒 青春觉醒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
描述:《游园》处于《学堂》和《惊梦》之间,既是贯穿剧情的需要,又是为《惊梦》、《寻梦》以至于后来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复生作铺垫。这一出由六支曲子组成,着重刻画了杜丽娘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
-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杜丽娘之死
-
作者:杨明贵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死亡叙事 精神分析 文化反思
-
描述:情而死的描写,剧作者以极大的道德勇气赋予了男女之间的原始生命冲动以灿烂、圣洁的色彩,使历代读者在情欲的奔放中感受到了源自生命本源处的美丽和庄严。
-
从爱情发生模式看杜丽娘之死的文化意蕴
-
作者:杨明贵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爱情发生模式 死亡叙事 精神分析
-
描述:符号。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种普遍的人性欲望通过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这位娇弱的舞台女性形象,第一次冲决了道德和习俗的禁忌,以空前显豁和明朗的情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
叛逆的闺秀:杜丽娘与薛素姐之比较
-
作者:赵云彩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薛素姐 醒世姻缘传 叛逆
-
描述:在明代社会思潮变化的影响之下,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如杜丽娘、薛素姐之类的叛逆女性形象。她们本来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经过思想上的觉醒和挣扎,她们不再遵守传统的清规戒律,做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奋起反抗
-
《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超越性
-
作者:陈聪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莺莺 娇娘 林黛玉 爱情
-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其笔下的杜丽娘是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叛逆者。本文主要是运用与娇娘、莺莺和林黛玉比较,来彰显杜丽娘的光辉形象,从而揭示其形象具有不可企及的超越性。
-
至情至性,真爱永恒:杜丽娘性格特征分析
-
作者:韦馨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性格特征
-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它塑造了杜丽娘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争取个性解放、至死不渝、勇于反抗的女性形象,缠绵悱恻、深入人心,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谱写了一曲追求理想、自由、幸福、解放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