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声飞出石板街
-
作者:程白弟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念馆 昆曲 石板 戏曲文化 文化旅游 文化艺术 江南丝竹 牡丹亭 琴弦 回旋
-
描述:大红的灯笼,追着日夜熄灭点燃,朴素镇民的眼睛,总是看着游人来了又走了,带去满眼的小桥流水,传播沉淀的古香古色。
-
十艺节来了!走了!
-
作者:暂无 来源:祝你幸福(午后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剧目 济南 艺术作品 艺术大师 演员 豫剧 江苏省 艺术家 昆曲
-
描述:。由江苏省苏州昆剧团带来的《牡丹亭》,唱腔与舞姿结合得巧
-
江南曲圣俞粟庐(贰) 叶派唱口真嫡传
-
作者:唐葆祥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松江 汤显祖 士大夫 牡丹亭 曲家 唱法 魏良辅 生卒年 南曲
-
描述:杜丽娘产生了强烈共鸣,竟然伤心断肠而死。消息传到汤显祖那里,使他十分感动,当即作了一首哀诗道:"画烛摇金阁,珍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汤显祖的《牡丹亭》当时是否用昆腔演
-
《牡丹亭》曲谱流变探析
-
作者:冯芸 周荟婷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曲谱 工尺谱 五线谱 昆曲 汤显祖 格律谱 简谱 流变 探析
-
描述:一、《牡丹亭》在昆曲舞台的滥觞:从改编到订谱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六(1598)年的《牡丹亭》,乃"绝世奇才"汤显祖的至情之作。文稿始成,便在社会上形成了洛阳纸贵,"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
-
第六维度:惊梦
-
作者:姚媛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维度 汤显祖 昆曲 牡丹亭 故事 白先勇 寻梦 梅花 园林
-
描述:".难道还不够吗?传唱千古,感动后世,都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些句子.
-
先有诸色才见空 回望纯粹简约的美:专访《南柯梦》导演王嘉明
-
作者:周伶芝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嘉 昆曲 汤显祖 文化符码 简约 导演 当代 美学底蕴 中国文人 人生
-
描述:。"王嘉明开门见山说道。许多人会期待他是否能擦撞出新火花,或赋于昆曲新诠释。但是,他非常用心地回归昆曲本身的美,并期待他以自身的导演经验,将作品调整到令现代观众感到舒服的状态,进而能拉近距离欣赏。他
-
词坛沉寂与“南词”北进:宋初百年词坛考察
-
作者:沈松勤 楼培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坛沉寂 四大词人 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南词”北进
-
描述: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先后由南入北,将词从南方送至北方,取得“南词”北进的重大进展,使汴京成为继西蜀成都、南唐金陵之后的词坛中心,承先启后,融合南北,开创宋词一代新风。
-
艾南英、张自烈时文之争与晚明时文选政
-
作者:龙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艾南英 张自烈 时文 地域文学传统 晚明文学
-
描述:造时文,而张自烈编选时文"重经",与江左重秦汉的文学主张接近。二人论争是地域文学传统之争在时文领域的反映。
-
再看牡丹:谈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纽约演出
-
作者:汪班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柳梦梅 柳梦梅 演出 演出 杜丽娘 杜丽娘 演员 演员 昆曲 昆曲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纽约 纽约
-
描述:全剧布景道具丰富齐全,灯光华
-
培养“智家型”家政人才打造家政服务本土品牌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家庭照护师》一书的封面。
【深圳商报讯】一种适应人老龄化需求的新职业——“家庭照护师”,在深圳呼之欲出。
家庭照护师,是运用生活照顾为主、基础护理为辅的职业服务技能,从事照护高龄、失能、残障、疾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专业人员。其职业行为规范为热爱专业,忠于职守;勤奋学习,精益求精;热情体贴,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