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
作者:尹导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 才子 佳人 佳人 模式 模式 爱情 爱情 反封建 反封建
-
描述:本文从主人公形象、故事的情节模式等方面分析《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三部作品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
《牡丹亭》情梦相映的审美诉求
-
作者:刘云霞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梦 相映 审美诉求 生命感悟
-
描述:真情、至情、奇情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要表达的“情”的内核,基于达情需要,戏曲构思成梦,生与死、死与生的回转,虚幻与现实的交错也就因梦而起。情是旨魂,梦是主架,二者互相辉映,构成戏剧的亮点
-
《牡丹亭》旧曲新唱寻找青春传承
-
作者:林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幸有才人椽作笔,死生至爱遂鸳盟”。日前,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刚刚在上海舞台圆满落幕,自称“昆曲义工”的作家白先勇在复旦大学百年庆典之际开设了昆曲讲座
-
白先勇北大开讲 青春版《牡丹亭》上演(图)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摄影/本报记者王晓溪虽然北大百年讲堂前各种演出及电影的海报林林总总,但近一段时期最抢眼的恐怕要数制作典雅、散发着沁人馨香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喷绘了。4月8日至10日,上、中、下三本将连续三晚亮相
-
情的堅持-談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編
-
作者:華瑋 来源:臺灣戲專學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崑曲 崑曲 整編劇 整編劇
-
描述:種新的生命。依照這樣的理念,第二章作者解讀牡丹亭的原著精神,指出整編的前提是一定要緊扣原著所要表達的人間「至情」。第三章則綜合了此次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編原則:(1)為了完整呈現,還魂後到大團圓的部份
-
《牡丹亭》遇见「趋势科技」 白先勇与陈怡蓁的文艺复兴
-
作者:刁明芳 洪绫襄 来源:远见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遇见「趋势科技」 白先勇与陈怡蓁的文艺复兴
-
月落重生灯再红——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观后感
-
作者:周子清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剧团 表演艺术 排练 《牡丹亭》 剧院 青春 白先勇 全本 苏州
-
描述:我虽师从汪世瑜先生,但真正看到全本《牡丹亭》,还是在杭州举办的“七艺节”上,由苏州昆剧团出演的青春版《牡丹亭》。我早在去年四月,得知汪师与马佩玲老师在苏州教授昆剧表演艺术,十月国庆节长假得闲专程去
-
试谈戏曲《牡丹亭》与王学左派思想
-
作者:陈虹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王学左派 汤氏思想 汤氏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和影响。
-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郭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完成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张扬。林黛玉蔑视功名利禄,要求独立自由,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其女性意识是对崔莺莺、杜丽娘的继承和超越。
-
同是“情”字,内涵有别——论《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
作者:叶树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情 情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描绘了“情”,但“情”的意蕴有别。然而,不难发现这些“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高、创新和发展,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