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重言词研究
作者:曹传梅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言词  重言词  词类  词类  形式  形式  音节  音节 
描述:穷尽性考察,对<牡丹亭>中的114个(本文数据均除去重复使用情况)重言词从词类、形式上、音节上作了具体分析.
牡丹亭》的爱情哲学解读
作者:刘丽萍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哲学  爱情哲学  愿望表达  愿望表达 
描述:之所以对其爱情哲学进行如此描写,主要是想表达其在现实中勇于冲破封建束缚的愿望,但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具有不可忽略局限性的。
牡丹亭》中的父与女
作者:邓琳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杜宝  杜宝 
描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青春觉醒的少女;而杜宝不是与杜丽娘对立的反面人物,他是好官,也深爱女儿。他痛打柳梦梅、拒不认女,是出于阴差阳错的故事发展和他对理性的坚持,还源于父亲对女儿的微妙心理——女儿
关于《牡丹亭.蝶恋花》的一些闲事
作者:陈均  来源:名作欣赏·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而唱起来自有另一番美妙。 记得第一次听到《蝶恋花》是在观看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全场黑灯,由繁闹刚刚转入静寂,忽然在幕后传出一股沉郁之音,便是这《蝶恋花》。白先勇到处讲昆曲的“呀”时
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
作者:郑敏婕  来源: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美  语言美  情境  情境  个性  个性  身体  身体 
描述:牡丹亭》作为汤显祖的得意之作,无时无刻不透露出绝美的境界。其语言美、情境、个性等共同构成了整个篇章的审美意境。
对《牡丹亭•寻梦》之我见
作者:张厚衡  来源: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对《牡丹亭•寻梦》之我见
牡丹亭·游园》教学设计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文学样式  文学样式  文学意义  文学意义  自主  自主 
描述: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戏剧.了解其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 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学会自主鉴赏曲词。 3.认识《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关于《牡丹亭·蝶恋花》的一些闲事
作者:暂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说起来,有那么一两年,我心中也常常冒出这乐曲,但不止是吟诵,而是小声的哼唱。因为和古法已失、只有若干遗存民间的古诗词吟诵不同,《牡丹亭》的若干折子如《游园惊梦》《拾画叫画》却常年盛行于舞台
牡丹亭》中的语气助词
作者:赵栋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气助词  汉语语法 
描述:古汉语到中古、近代直至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系统一直进行着调整,不断有新成员涌现出来,同时也有成员退出了历史舞台。
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
作者:庄平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追求  爱情  历史  家庭 
描述: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