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5)
报纸(61)
图书(8)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2)
地方文献 (20)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28)
2013(22)
2008(10)
2007(10)
2005(7)
2004(11)
2001(4)
1995(6)
1987(3)
1982(8)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
山东画报出版社(3)
老年人(2)
文学遗产(2)
写作(1)
初中生(1)
扬子晚报(1)
传媒(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
集萃(1)
《醒世姻缘传》黄注辨疑 --与黄肃先生商榷
作者:宋立堂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黄肃先生校注的<醒世姻缘传>是个较好的本子,但其中亦有不足之处,有些条目注释有误或不够确切,有些地方词语本应作注而未加注释.因此,有必要对黄先生所作注释中的一些错误或不够确切之处
郑玄《三礼注》中的史资料(续)
作者:杨天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注  《周礼  郡国    三礼  正齿  郑玄  酒礼  校勘记  大夫 
描述:,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 贾疏:云“要之,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者,劾,实也。正谓弃
从《兴八首》所表现的杜甫心态说开去
作者:段海蓉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八首》  杜甫  儒家思想  王安石变法  社会理想  忧患意识  中国文化传统  士人阶层  长安  悲剧命运 
描述:本思想、生平遭际来解读。杜甫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他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儒家思想传统的家庭,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他引为自豪的先祖有杜恕、杜预,还有“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进雕赋表》)的祖父杜审言。奉守儒道,文学有成的家庭传统象一道彩色的光芒,令杜甫自豪,更吸引着他走入这道光芒,以至于在思想开化的唐代,独独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沐化。杜甫所接受的儒家思想主要是源于孔孟的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积极部分,并按理想将其抽象化后所具有的最高境界。具体讲可分为两方面:其一,“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一切思想的出发点,“仁”即爱人。因“仁者爱人”,所以儒家反对杀戮生命争城与地的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
郑玄《三礼注》中的史资料[续]
作者:杨天宇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注  周礼  校勘记  郡国  饮酒  狱讼  原文  诸侯  卿大夫  礼记 
描述: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令民职之财用,”贡、赋及功各别,赋为口泉也。是以郑君引汉法,民年二十五已上至六十出口赋钱,人百二十以为算,
《周礼》注“读为(曰)”、“读如(若)”新探──略兼及《
作者:江中柱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若”  《周礼》  《说文》  假借字  多音多义字  段玉裁  拟音  训诂术语  《古代汉语》  《说文解字注》 
描述:《周礼》注“读为(曰)”、“读如(若)”新探──略兼及《说文》“读若”例江中柱读书治学,必先正字、明字音、了解文籍中的字是正字还是假借字。西汉时,一般用直接注释的方式来表示,不用术语,不作特定
《醒世姻缘传》黄注辨疑——与黄肃先生商榷
作者:宋立堂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黄肃校注本  注释  辨正 
描述:黄肃先生校注的《醒世姻缘传》是个较好的本子,但其中亦有不足之处,有些条目注释有误或不够确切,有些地方词语本应作注而未加注释。因此,有必要对黄先生所作注释中的一些错误或不够确切之处加以辨正。
深切怀念任应老教授绝句二首
作者:邱友文  来源:四川中医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任应  老教授  绝句  武昌  孝感  巨星  江北  情意  黄鹤  湖北 
描述: (一) 噩耗传来信未真, 江北望巨星沦! 医林痛失擎天柱, 庆有宏章惠后人。
秀雅花色最宜人——周鸣花鸟画艺术赏析
作者:孙明南  来源:现代领导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秀雅花色最宜人——周鸣花鸟画艺术赏析
郑玄《三礼注》中的史资料
作者:杨天宇辑  来源: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注  《周礼》  郑玄    《三礼》  天官  汉法  司寇  校勘记  尚书 
描述:和解释经文,使经义易明。因此,郑玄的《三礼注》中为我们保留了许多有关史的珍贵资料。而且其中许多不见于“正史”和其他典籍,还有许多则是郑玄当时据“目验而知之”者,这就更觉其可贵。郑玄《三礼
南阳宛城遗址出土新莽钱范
作者:刘绍明  来源:中国钱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泉五十  宛城遗址  铸钱遗址  河南南阳市  钱范  博物馆  王莽  相关问题  刘绍明  红烧土 
描述:南阳宛城遗址出土新莽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