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80)
报纸(829)
学位论文(173)
图书(154)
会议论文(4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56)
地方文献 (77)
地方风物 (18)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7)
才乡教育 (5)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455)
2011(542)
2010(525)
2009(478)
2006(333)
2004(221)
2001(218)
1993(118)
1987(137)
1957(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3)
抚州师专学报(68)
中学历史教学(9)
成才之路(7)
当代传播(5)
青春岁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王安石轶事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智秀琏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神宗时任宰相。说到他,人们就会说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的几桩轶事也非常有趣。 王安石是个好动之人
王安石也当痛哭
作者:暂无 来源:长沙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朝霞 画 王安石工作勤勉,“忘我”到蓬头垢面而不自知、吃饭不辨味道好恶,是出了名的。按理说,有一个殚精竭虑、尽心国事、不追求个人享乐的宰相,这是国家之福,天下臣民应该额手称庆才
王安石的智慧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庆历七年,江南地区阴雨绵绵,一直连下几个月,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受灾面积达一百二十七个县。米价接连上涨,到了十月,米价就由原来的每石四百文涨到了一千五百文,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江南各州府官员一面向朝廷请求援助,一面强力抑制米价惩办奸商。一旦发现有人哄抬米价,轻则没收家产发配充军,重则就地斩首。
王安石作品展
作者:陈强 徐建国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为了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9月29日,王安石纪念馆半山堂展出了王安石诗歌、词作、散文。此次展览采用书法和诗配画等形式展示了王安石一生业绩和改革家的胆魄、文学家的风貌。据了解,此次展览9月
王安石与司马光
作者:王魁英  来源:濮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二人主观都恪守任人唯贤,目的为了振兴国家,但政见不同,选人标准有别。而且身处社会变革时期,大浪淘沙,
王安石与苏轼
作者:暂无 来源:濮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自欧阳修后,王安石与苏轼同属北宋中后期的第二第三代文坛领袖。俩人20年的交往中,有政见不同的尖锐对立,有诗文唱和的切磋交流,有王安石营救苏轼的感人事迹,更有二人尽释前嫌、互相倾心敬慕的千古佳话
小议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教苑荟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小议王安石
“模范丈夫”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民族文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模范丈夫”王安石
王安石之拗
作者:米舒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中国古代  国家命运  不同意见  人言  不足  苏东坡  天命  性格  政治 
描述: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改革家,是千古文人中唯一能影响国家命运的政治文人。王安石变法,触动了上层官僚利益,引起非议。他以"天命不足惧,人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特立独行。但由于其性格古怪
牡丹亭三生路昆曲600年的现代化与复兴记者吴久久
作者:吴久久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从9月24日到26日,青春版《牡丹亭》第一次全本在广州上演,观者倾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吴久久 摄 【写真·普天乐】不因他福分难销,可甚的红颜易老?论人间绝色偏不少,等把风光丢抹早 柳梦梅回到了故乡。 从9月24日到26日,三个晚上,三本青春版《牡丹亭》终于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