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69)
期刊文章(1138)
学位论文(41)
图书(21)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86)
宗教集要 (91)
地方文献 (73)
红色文化 (12)
地方风物 (10)
非遗保护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07(71)
2005(57)
2003(36)
1999(23)
1998(33)
1995(19)
1994(22)
1989(21)
1988(15)
1987(21)
按来源分组
文楼乡音(23)
法音(18)
司法行政公报(5)
人民论坛(4)
上海戏剧(3)
修志文丛(2)
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2)
中国农资周报(1)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1)
东镇侨刊(1)
陆学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
作者:吴致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嵩梁生平事迹考述
作者:张世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嵩梁  “诗佛”  交游  书院教育  著述 
描述:吏,下至士林俊杰等均与之有过唱和来往。他毕生致力于书院教育,在清代中后期书院文化教育方面颇有成就。目前,学术界对嵩梁的研究尚属拓荒阶段。为了真实、全面地展示该历史人物,本文将在尽可能全面的占有史料
澄《礼记纂言》研究
作者:朱娜娜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吳澄  《禮記纂言》  價值 
描述:澄《礼记纂言》研究
澄“和会朱陆”的思想研究
作者:黄义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会朱陆  理气未始相离  心事不离 
描述:”来达至圣人之境。此是朱陆在修养方法上的重要差异。澄在本体论上提出了“理气未始相离”的思想,理气不离则“理”与“事”、“心”与“事”不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朱熹的“理本论”与陆九渊的“心本论
澄的象数义理之学
作者:张国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现状 澄号称草庐先生,是元代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与当时经学大师许衡齐名,元人有“北许南”之称。澄的易学既言象数又言义理。他的象数思想主要见于《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义理
李纪恒会见耶敏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曼德勒专电(记者 谭晶纯)昨晚,云南省代表团团长、省长李纪恒会见了缅甸曼德勒省行政长官耶敏。 李纪恒首先对耶敏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当前云南省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积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
追思冠中先生 □刘绍荟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绍荟与冠中(右) 油画·桂林乡村冠中作 真的不能相信,我尊敬的冠中老师已经离开人世走了。真的不能相信,一代大师燃烧的炽热的艺术生命之火已经停息了。 在我的心目中,冠中先生永远是
神宗与王安石的理想 作 者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 宋神宗赵顼(音xu)即位后,尊生母高皇后为皇太后,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立妃子向氏(已故宰相向敏中曾孙女)为皇后。这三个因为嫁给了皇帝而显贵的女人,先后在不同时期对北宋的政局发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向氏坚持立性格轻佻的赵佶为帝,更是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在宋神宗之前,宋仁宗、宋真宗都是著名的守成
工程院院士澄考察京口
作者:暂无 来源:京江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昨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澄一行,专程到位于京口区的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就该公司设立“院士工作站”进行工作访问和项目洽谈。 创办于1997年
澄:智慧城市最怕破坏诚信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科技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自动控制专家,澄院士。 智慧城市的第一要务,是为武汉市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时要为民生作贡献。武汉智慧城市的三大核心体系,花钱的地方多,但挣钱的地方列的不全。有了钱才能干事,如果把经济发展放在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