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宋代的“崇陶”现象
-
作者:吴惠娟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崇陶 苏拭 士大夫 辛弃疾 陆九渊 苏轼 五斗米 杜甫 东坡
-
描述:一千五百多年来,历史投有掩没诗人陶渊明的光辉。人们的讴歌,从推祟他韵隐逸到他的诗文然后又论及他的人格精神,使陶渊明成了不朽的存在。而这在最最推崇陶渊明的宋代,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文化现象。
-
傅山与陈亮
-
作者:郭润伟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傅山 陈亮 经院哲学 启蒙思想家 明末清初 程朱理学 朱熹 事功学派 陆九渊 黄宗羲
-
描述:在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中,傅山之所以能“自为宗派”,“与黄(宗羲)顾(炎武)屹然鼎峙,”除了他“狱狱兀兀,倡言子学,过精二藏”,“长于金石遗文,”“书法绘画,超绝古今”外,其另一鲜明特点,就是“尊扬
-
论叶适的“非孟”思想
-
作者:徐洪兴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孟” “孟子升格运动” 孔子 《中庸》 《孟子》 《习学记言序目》 陆九渊 子思 “忠恕” 道统
-
描述:论叶适的“非孟”思想徐洪兴南宋浙东“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其思想学术向为学界所重,但论者往往多重视其事功经世,而有关他的“非孟”思想的论述,至今尚不多见。笔者以为,叶适的“非孟”思想,是他“总述讲学大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透过此点,颇能窥...
-
论包恢的文艺思想
-
作者:饶龙隼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思想 严羽 陆九渊 陶渊明 论诗 中国文学批评史 本体 诗歌创作 艺道 美学原则
-
描述:文肃。
-
相轻与相敬
-
作者:洪家宁 来源:社会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而不同 学术论争 《典论·论文》 陆九渊 白鹿洞书院 真理 刻石立碑 鹅湖之会 学术争论 和为贵
-
描述:以上种种,皆为文人相轻的表现。学术论争本未应该是而且可能是最看重“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的。说应该是,因为学术论争是辩说真理,理应摒除私人意气,不因感情上的好恶而党同俄异,西谚有所谓“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师徒之亲在真理面前也应该让步。说可能是,学术争论的参加者应该都是讲课性的人,争的是天下公道的真理
-
理学与宋元明清小说
-
作者:陈辽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理学家 程朱理学 假道学 宋元话本 陆九渊 人欲 统治思想 人情小说 朱熹
-
描述:“理学”,又称“道学”,是北宋中期至清代的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而从南宋以后,宋元话本和明清小说则广泛流行于听众、读者群和文学界中。在这两种意识形态现象之间有无联系,有着何种联系?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批判地继承宋元明清小说中的文化遗产是至关重要的,谨陈管见以就正于高明。
-
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
-
作者:邓小军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韩愈 中国文化 散文 孟子 新儒学 《原道》 先秦两汉 艺术境界 思想史 陆九渊
-
描述:韩愈散文的艺术境界邓小军四川师大中文系一、新古文之性格及新古文与新儒学之关系韩愈所倡导的中唐古文暨儒学复兴运动,实际是一场以新儒学为体(根本精神),以新古文为用(表达形式)的文化运动。韩愈的思想,并非晚周原始儒学的简单复归,而是具有哲学、文化、历史的...
-
贵溪象山书院
-
作者:黄庆来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象山书院 贵溪 天山 公元 崖墓群 阴翳 层峦 文化古迹 金溪
-
描述:山游览,为“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的景致所陶醉,乐不思返,觉得这是读书讲学的
-
程颢程颐哲学异同论
-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界 明清之际 华严宗 客观唯心主义 禅学 陆九渊 禅宗 二程 主观唯心主义 朱熹
-
描述:主义,但他们的思想基本一致。”(《中国哲学史》
-
“鹅湖之会”不是理学创立的标志
-
作者:陶跃生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朴初 儒家学说 理学 陆九渊 鹅湖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标志 朱熹 唯心主义体系
-
描述:。1、怍为理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