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
-
作者:杨向奎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有为 今文经学 《春秋》经传 《新学伪经考》 《周礼》 《孔子改制考》 《大同书》 廖季平 《公羊》学 古学
-
描述: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杨向奎下面将就上期文中提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看法。廖、康两位都是中国近代经学大师,他们之间既有接触,交换著作,互有影响是当然的。谈不上抄袭问题。而康有为
-
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
作者:吴毓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美学 戏曲 创作 明代 唯情论
-
描述:明代心灵觉醒与汤显祖的唯情论
-
《雨后春笋》应是红胜
-
作者:倪文高 来源:棋艺(象棋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 棋局 北方 棋艺 红方
-
描述:~~
-
“胸有成竹”应是黑胜
-
作者:李良剑 来源:棋艺(象棋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方 棋艺 棋局 创作 黑方
-
描述:~~
-
重要的配角:《牡丹亭》中的陈最良刍议
-
作者:王文娟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陈最良 陈最良 矛盾 矛盾
-
描述:陈最良作为《牡丹亭》中的配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他迂腐可笑,有人说他腐儒不腐。他是矛盾的制造者,也是矛盾的化解者,更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不可缺失的一个人物。本文拟从他的个人经历、对剧情的推动和塑造主要人物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他的个人形象。
-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本改编刍议
-
作者:张洪海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改编 改编
-
描述:编的借鉴意义之所在。
-
企业不应是"独联体":关于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刍议
-
作者:吴秋明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内部市场化 独联体 企业家 组织设计 企业外部交易 职能部门 利益主体 利润中心 地位和作用 供给部门
-
描述:企业不应是“独联体”——关于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刍议吴秋明最近,有的学者提出企业内部市场化观点,认为企业内部市场化是西方企业管理改革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传统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的性质
-
“秧歌”应是“阳歌”——陕北秧歌刍议
-
作者:席军 张杰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秧歌 阳歌 社火 祭日 祭祀礼制
-
描述:谈及陕北秧歌,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内容和形式,对“秧歌”这一名称语义却很少考察。从陕北“秧歌”的演变形成过程看,其与南方的秧歌源渊不同。陕北“秧歌”起源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是祭日神活动的民俗化,经历代民间承传而形成。所以陕北“秧歌”应是陕北阳歌。
-
中国封建社会改革运动失败原因刍议
-
作者:晓馥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失败原因 改革派 王安石变法 统治秩序 地主阶级 纪事本末 统治阶级 社会矛盾 封建专制制度
-
描述:,其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在不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则下,对已经处于某种危机中的封建统治秩序进行修修补补,对地主阶级内部权益进行再分配,以缓和社会矛盾,而从上至
-
元明清文学的特点和教学刍议(下)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明清戏曲 作品 教学 小说 昆腔 清诗 汤显祖 发展史 《西厢记》
-
描述:一、元明清诗文的研究是薄弱环节 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依赖于元明清文学研究的成果。对汗牛充栋的元明清文学作品,我们的研究,还是非常肤浅的。本文的上半部分(载本刊一九八五年第二期),我们论述了元明清文学十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对于促进这一时期文学的研究和教学,都是至关紧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