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昆曲《牡丹亭》首演汤显祖故里抚州
-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版昆曲《牡丹亭》首演汤显祖故里抚州
新华社南昌12月28日专电 昆曲经典剧目青春版《牡丹亭》27日晚开始,在江西抚州汤显祖大剧院上演,这是新版昆曲《牡丹亭》成剧后第一次来到它的原作者
-
我为汤显祖招魂--从昆曲影片《牡丹亭》说起
-
作者:陈垦 来源:大众电影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我为汤显祖招魂--从昆曲影片《牡丹亭》说起
-
以“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论评剧戏曲电视剧《花为媒》
-
作者:吕茹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电视剧 当代戏曲 发展道路 经典 演绎 牡丹亭 戏曲程式 戏曲观众 剧种 青年观
-
描述:2004年,文化名人白先勇集合两岸三地的文化精英共同推出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青春版的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演绎,对当代戏曲的未来发展道路等很
-
白先勇苏州盯排《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柳梦梅 《游园惊梦》 昆剧 舞台布景 经典小说 昆曲 苏州园林 文学鉴赏
-
描述:信报讯 连月来,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一直坐镇苏州盯排昆曲《牡丹亭》。这次由他亲自领衔导演、苏州昆剧院重排的青春版《牡丹亭》,主角都是一批20出头的年轻演员。剧中一流的舞美、服装、灯光包装,使整台戏中
-
新观众眼里的新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新版 昆曲 观众 舞台布景 瓷碗 些微 长夏 剧种
-
描述:海定学院 谢腾: 好剧如同醇酒一般,时间越久,越加醇香。昆剧《牡丹亭》就是这样的好酒,久演不息! 让人回味无穷。新版昆剧《牡丹亭》试演成功,仿佛百年的“女儿红”取出,盛在汉代瓷碗中让饮者有色、香、味
-
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
-
作者:赵雅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闺阁女性 接受
-
描述:性别认同色彩,她们的评点与男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有着自己独特之处。而女性评点本的流传对《牡丹亭》在闺阁中的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几位典型的闺阁女性为切入点,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
-
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
作者:李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西文化比较
-
描述:其共性文化特征。基于此,多年来学界就《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整体看,既往的同类课题研究大多着眼于从多个视角探讨杜丽娘与朱丽叶形象的异同及原因,但在中西文化背景下
-
《牡丹亭》两译本的文化分析:从目的论的角度
-
作者:熊灵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目的论 以充分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高度浓缩的语言
-
描述: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便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在目的论中,目的文本好坏的评价标准不是等值而是充分发挥了译者想要译文发挥的作用。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牡丹亭》的文化翻译,看翻译目的在翻译行为中
-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差异之我见
-
作者:谢倩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分别成功的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艺术形象。本文分析了她们各具时代特点叛逆精神和个性特征之于爱情的差异,并探
-
论《画中人》与《牡丹亭》中“情”的异同
-
作者:刘爽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中人 牡丹亭 情 异同
-
描述:通过对吴炳《画中人》和汤显祖《牡丹亭》在故事和思想层面的比较,说明二者表达“情”的过程中,相同之处在于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希望打破封建的束缚。不同之处在于《画中人》表达的情细腻,委婉而曲折;《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