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示清诗的风采与魅力:读王英志《新编清诗三百首》
-
作者:张仲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诗 诗三百 中国诗史 唐宋 心理准备 清代诗人 新编 钱钟书 袁枚 读者
-
描述: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元明不能变,非仅气力衰。能事有止境,极诣难角奇。看来,二子总
-
“乌台诗案”是王安石所为?——对李国文先生《乌台诗案》一文
-
作者:张崇信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诗案” 王安石 苏试
-
描述:1997年第 3期《随笔》杂志发表的李国文先生的《乌台诗案》一文 ,关于“乌台诗案”与王安石的关系 ,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等问题与史实不符 ,有关结论也就难免主观臆断之嫌
-
新死亡诗派《诗》七人诗选:陈道辉作品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与人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 作品 诗选 诗派 死亡 天使 感受
-
描述:天使与乌有的游戏……可能是我假想的躯体还给一块空地升起梯子我感受着如同在光亮与潮湿之间舔舐新鲜血液“可以是与旷空浪费的白色相似。”
-
爱心·诗心·史心——漫品散读高治军的诗
-
作者:袁浩 来源:河南教育(高校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心 治军 王安石 新表现 沉思 历史 题材 山水诗 歌行 心灵
-
描述:对于高治军先生的两部诗集《我手写我心》《沐春踏歌行》,我如沐春风般披诵回环,爱不释手。掩卷沉思,细细品味,王安石的四句诗一下子涌现在脑际:杨雄识字无人敌,何逊能诗有世家。旧德醉心如美酒,新篇清目胜真
-
后世挽歌诗的固定模式:以陈元晋挽歌诗为例
-
作者:林晶晶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选》 挽歌诗 陈元晋
-
描述:期,忽视了魏晋之后。而宋代旅桂作家陈元晋的《渔墅类稿》卷八中却列有八首挽歌诗,这不但继承了魏晋时期挽歌诗的特点,还另有其独特之处,形成了后世挽歌诗创作的固定模式。
-
“直面人生律动”的西部诗痴翁:陈道谟其人其诗其情
-
作者:梁基鹏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部 诗痴翁 其人 其诗 其情
-
描述:陈道谟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一位不能不提到的著名诗人,他对诗歌的整整70年的执着和痴情令人感叹,令人景仰.他的文学追求和文学创作活动已经成为很多后学者的楷模.
-
(二)悼念刘斐云诗六首(慰李浩诗一首)
-
作者:暂无 来源:环城侨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二)悼念刘斐云诗六首(慰李浩诗一首)
-
日本“杜丽娘”再现男旦美 坂东玉三郎领衔《牡丹亭》今晚亮相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亭》今晚将在兰心大戏院首演。昨晚,记者提前目睹了日本“杜丽娘”的风采。
久违“男旦美”再现舞台
-
中日版《牡丹亭》上海热演-坂东玉三郎三演“杜丽娘” 首次完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王舒阳 有一种美,不拘于形、不限于声,凌驾于程式之外,有“日本梅兰芳”之称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就在舞台上展示了这样一种难以描摹的美态。 11月17日至22日,苏州昆剧院与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合作演出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演。继今年3月在苏州首演、5月在北京演出后,
-
天池乡井渠淌村冯渠子组村民杜全红在领取政府发放的面粉
-
作者:暂无 来源:陇东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7月22日,天池乡井渠淌村冯渠子组村民杜全红,在领取政府发放的面粉。
为确保受灾的所有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住处,环县下拨救灾资金710万元,发放搭建帐篷350顶,集中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2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