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7)
报纸(35)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7)
地方文献 (13)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6)
2011(15)
2010(12)
2009(10)
2008(7)
2004(4)
1997(2)
1995(3)
1982(3)
1937(1)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3)
剧学月刊(1)
钱江晚报(1)
党建(1)
北方新报(1)
中华诗词(1)
天涯(1)
读写月报(高中版)(1)
新闻与写作杂志(1)
镇江日报(1)
情真意深,秀境美——韦庄、晏几道词琐论
作者:周健自  来源: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情真意深,秀境美——韦庄、晏几道词琐论
责任编辑的责任和治学精神——从《龙虫并雕斋琐》的差错说起
作者:万木春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精神  责任编辑  出版工作  王力  差错  刘绍棠  岗位责任制  语言学  出错率  原稿 
描述:)。《出版工作》摘录中所说的68处差错,还只是王力先生最初指出的,以后作者和出版社又续有发现。
课堂应是培育创造力的土壤:对新大纲关于“培育创造力”的
作者:熊生贵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力  课堂  新大纲  创造性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人的发展  训练学  相关系数  培养创造力 
描述:课堂应是培育创造力的土壤:对新大纲关于“培育创造力”的
齐国行政制度考源:兼谈《国语·齐》的相关问题
作者:臧知非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行政制度  齐国  《齐  地方行政  春秋战国时代  管仲改革  《周礼》  《左传》  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策 
描述:管仲改革,没有实行整齐划一的邑─卒─乡─县─属的行政制度,《国语·齐》所说的“三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是战国学者的伪托,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地方行政和其它诸国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其共同的趋势
政治家语言不应是“官腔”的同义语——试析大连市长薄熙来的
作者:田伏礼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薄熙来  语言  幽默风格  政治语言 
描述:界上任何语言无法比拟的。巧妙地利用同音或谐音,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薄熙来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不失时机
陈意翻新 警气锐——王安石《桃源行》赏析
作者:董昌运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桃源  源行  《桃花源诗并记》  议论入诗  陈意  表现手法  社会性质  陶渊明  古朴自然 
描述: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诗并记》后,历代文人墨客咏桃源佳作迭出不穷,王维、韩愈、王安石被前贤称为“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他们的诗虽都取材于陶诗并记,但都各有特色,可彼此争胜。清
篇主题的理解方法初探——兼析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作者:罗钱军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篇分析  篇主题  语境  关联  王安石 
描述:篇主题即篇指向,是篇的主要基本思想。在生成任何一个篇时,说话人总是从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运用各种手段,力求篇的主题被读者(或听者)所理解。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篇分析的有关理论,以王安石词
张呼片康保方言入声舒化的社会原因初探
作者:忻丽丽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保方言  康保方言  入声  入声  舒化  舒化  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 
描述:理则推动了入声舒化的进程。
简而理丰 言短亦多姿:读曾巩《墨池记》
作者:陈继民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墨池记》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散文 
描述:不少散文作品,或通过记人叙事以表达情感和某种理性思考,或摹景状物然后卒章显志,且多以华丽的文字,绚烂的文句让人身临其境,达到感人的目的。也有一些散文,文字平实,如一泓清泉且在记叙中由一物生发开去,插以精湛的议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散文《墨池
“自主学习”不应是一句时髦:听“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引发
作者:邱贻根  来源:师资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面积计算  自主学习  梯形  时髦  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主体地位  新课程背景  人教版教材 
描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