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陈用光研究
作者:郑美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用光  桐城派  诗歌  散文 
描述:的爬梳以了解他成为传播桐城学术的重要人物的基础。其次,探讨他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无论是主张“适用”为本,还是兼综汉宋之学等,都在其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散文宽博朴雅,虚静澹淡,诗歌则淡朴中
曾巩研究
作者:李俊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散文  诗歌  宋代文学  曾巩 
描述:曾巩研究 本文拟对曾巩作一较为全面的研究,首先就其政治思想以及史学思想展开论述,以求对其有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也为之后的文学分析确立丰富的研究背景。在文学创作方面,本文分别探讨了曾巩在散文与诗歌
李觏诗歌创作研究
作者:欧婷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诗歌  历史定位 
描述: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与李觏诗歌创作实绩并不相称,李觏诗歌创作研究还有进一步开拓的学术空间。本论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李觏诗歌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以期确立李觏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
罗汝芳简论
作者:罗伽禄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平家世  门人弟子  哲学思想  诗歌 
描述:罗汝芳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其思想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有明显的平民化特征,在古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其门人弟子,如汤显祖、杨起元等产生很大影响。
从现实功业人生到自我个体人生的转变--谈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作者:马凤兰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风格迥异  根本因素 
描述: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以罢相为界 ,前后期总体风格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文章认为 ,生存状态改变之下的生存意识是导致王安石前后期诗歌风格迥异的最根本因素 ,这也使他完成了由功业理性人生到个体感性人生的转变。
象山诗管窥:[陆九渊]
作者:熊盛元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象山诗管窥:[陆九渊]
吴宓的译诗(下)
作者:陈建中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宏  诗歌  翻译 
描述:本文下篇承上篇,深入赏析吴宓的译诗,如《挽歌》(安诺德),又比较吴宓与郭沫若、梁实秋对《鲁拜集》的翻译,表明吴译讲究用字、用韵和节奏,调动各种表现手段,传达原诗思想和情感。
陈道斌一首
作者:陈道斌  来源:星星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新诗  当代  抒情诗 
描述:陈道斌一首
胡澄的诗(三首)
作者:胡澄  来源:诗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风过高梁地》  《玫瑰》  《最后的风》 
描述:胡澄的诗(三首)
汤显祖普陀山诗考释
作者:谢垂节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普陀山  诗歌  考释 
描述:经过考释论证,汤显祖所写《潮音洞》等 7首有关普陀山的律绝,当为诗人亲临所作,各诗叙及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景物、佛事,均与当地人文自然景观一一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