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家集注杜诗》中宋代宋祁、王安石、黄庭坚三家注杜考
-
作者:赵曼 陈景阳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祁 王安石 黄庭坚 《九家集注杜诗》
-
描述:探究该书对宋、王、黄注的收列情况,并结合《杜诗详注》、《杜集书录》等相关注杜之作浅析这三家之注的其他收列和流传情况。
-
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传播的视觉表现形式研究
-
作者:严翼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视觉表现 中西文化 青春版《牡丹亭》
-
描述:分阶段讨论了不同时期展现出的表现形式,并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重点分析了新时期的中国戏曲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创新和矛盾。 研究中国传统戏曲在西方的传播,摸索多元化的视觉图形表现形式,打破中国戏曲
-
“青春版”视野下的当代戏曲生态
-
作者:张青飞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生态 青春版 《牡丹亭》
-
描述:随着青春版《牡丹亭》的持续上演以及被国内外观众的广泛接受欢迎,"青春版"这一概念也逐渐被认可接受。从2002年至2012年,据笔者统计,约有40部青春版戏曲出炉。这一现象对当代中国戏曲生态产生了影响。
-
相山公园飘来戏曲声
-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老人乐队在尽情欢唱。
磨得很滑的板子、古旧的二胡、迷你型的扩音器……这些陈旧的乐器在退休老人的摆弄下,在加上演唱者颇有功底的唱腔,一首首荡人心魂的戏曲飘在相山公园上空。每天下午两点半到四点
-
古代戏曲理论与批评“趣”论发微
-
作者:吴新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与批评 古代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全集 王骥德 戏曲文学 创作主体 艺术风格 祁彪佳 戏曲创作
-
描述:明末清初戏曲家黄周星论述"制曲之诀"、"论曲之妙"云: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而已。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而尽之,曰"能感人"而已。感人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
-
汤显祖与梅鼎祚的戏曲交游
-
作者:候荣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史 梅鼎祚 汤显祖 明代中后期 交游 戏曲创作 曲家 词派
-
描述:期传奇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汤显祖戏曲讽世意识的成因探析
-
作者:黄三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诗文集 讽世 戏曲创作 临川四梦 讽刺 意识 人性 思想基础 社会现实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戏曲蕴含强烈的讽世意识,"临川四梦"都具有"对社会现实的热嘲冷讽"[1],其讽刺的内容丰富,讽刺指向官场、时政、理学礼教及人性人情。"四梦"贯穿了讽世意识,且其讽刺力度
-
扈三娘与矮脚虎王英打开电视看电影
-
作者:暂无 来源:贵州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导演:张建亚
主演:曾宝仪、郭德纲、高虎
祝家庄、扈家庄和李家庄是当地最有势力的庄子,三家结为联盟,互为进退,牢不可破。 扈三娘是扈庄主的女儿,不光人长得漂亮,而且马步功夫纯熟
-
清溪纸麒麟舞上文博会 东莞人黄鹤林首次带纸麒麟上文博会,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4号馆东莞非遗展览中,工作人员向市民展示麒麟制作方法。
搜会
昨日,东莞清溪村人黄鹤林一直在低头捣鼓着他的纸麒麟,周围嘈杂的人流似乎与他无关。这是从爷爷手上传下来的手艺活,而他又将它传给了11岁的小儿子。手绘的麒麟头并不便宜,黄鹤林的喊价是2500元一个,出乎他的意料,居然在文博会
-
王英安张丽萍:实有人口数据整合与应用研究
-
作者:王英安 张丽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实有人口 信息化 数据整合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
描述:多个部门,数据共享水平不高,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利用效率相对低下。针对这一现状,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实有人口数据整合与应用方案,通过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人口数据共享、交换和整合,不仅可以提供实时、完整、准确的人口信息,也能提高人口数据的使用效率和应用领域。通过对现有系统的优化、整合与改造,可以用较低的经费投入,实现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支撑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亦可以支持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