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非正常死亡”
-
作者:钟鸣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柳梦梅形象 故事 艺术形象 内心世界 舞台 寻梦 想象
-
描述:有明一代,传奇为盛。所谓无奇不传,这是对题材的重视。《还魂记》单看名字就让人觉得玄妙异常,但这是故事本身带来的;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能够家弦户诵,恐
-
文艺杂谈两则
-
作者:刘赋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院 湖北省 舞台 明代戏剧 汤显祖 艺术 关汉卿 四大名旦 演出 王实甫
-
描述:傲、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先生铜像目光深邃,矜持地打量着每一个走进剧场的人。观众中,或有超级戏迷粉丝,见了谭老爷子铜像,神情肃穆,恭敬站定,深鞠三躬。
-
青春版《牡丹亭》: 让青年观众爱昆曲
-
作者:文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青年观 昆曲艺术 白先勇 浪漫主义特色 音乐节 表演艺术 海峡两岸 汤显祖 明代戏曲
-
描述: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将于十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日晚连续三天在北京世纪剧院隆重上演我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经典昆剧连本大戏《牡丹亭》,这是继第二届音乐节上演交响评剧《乾坤带》之后,戏曲演出第二次进入北京国际音乐节。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与知名作家白先勇等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完成的青春版《牡丹亭》,经
-
青春版《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前世今生 杜丽娘 中国昆曲 汤显祖 柳梦梅 现代剧场 古典精神 表演艺术 江南文化
-
描述:于舞台。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
-
记道和曲社和曲友汪粲英
-
作者:夏红珍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抗美援朝 杜丽娘 演出 昆曲 昆剧 表演艺术 游园 父亲 纪念
-
描述:的皂罗袍——姹紫嫣红开遍……尽管年高,但仍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后来,得知她在抗美援朝时期,为捐献
-
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张静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国际学术研讨会 昆曲艺术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国家大剧院 表演艺术 综述 香港大学 白先勇
-
描述:》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的国内外知名戏曲学者及昆曲表导演方面的名家共六十余人受邀参加会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新浪网、中华戏曲网以及《明报》、《星岛日报》等十多家媒体的记者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中国文化 新美学 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 玉簪 大学生 观众
-
描述:和表演艺术,但回头一看,呀,最美的那朵牡丹花开在我们自己的后院里面。
-
一曲《霓裳》听不尽 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谈《长生殿》
-
作者:金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长生殿 杨贵妃 表演艺术 昆曲艺术 上海昆剧团 桃花扇 演员 牡丹亭 传统戏曲
-
描述:、《琵琶记》、《牡丹亭》、《白蛇传》、《风筝误》、《连环记》、《班昭》、《桃花扇》等,塑造了昆剧小生中冠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不同人物形象。
-
消费文化视野中的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
作者:侯文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视野 消费 中国传统文化 表演艺术 青年一代 发展经历 鼎盛期
-
描述: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象征之一。在其六百多年的历史上,昆曲的发展经历了自己的辉煌期和鼎盛期,出现了魏良辅、梁辰鱼这样的有代表性的大艺术家。但是,自清代中、晚期
-
上海昆剧团四本《长生殿》印象
-
作者:刘厚生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上海昆剧团 折子戏 演出 表演艺术 整理 牡丹亭 安禄山 总导演 传奇剧本
-
描述:把经典传奇剧本整理成一种新连台本戏(连台成一个完整的戏)样式演出,目前已经不止于思路,已进入舞台实践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是昆剧舞台上一件值得重视的事,不可小看。它是不是昆剧今后发展的一条可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