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中叶学者的儒释之辨:以王守仁、罗钦顺为例
-
作者:陈志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罗钦顺 儒释 明中叶 理学家 儒家 陆九渊 佛教 宋代理学 王阳明
-
描述:策,地方官学、书院的教材,也离不开朱学的典籍。宋代理学兴起之际,面对着以释、老二教作为对手的环境,理学家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方面从理论架构上吸取佛教和道教的精华;另一方面,在建构了理学自身的体系后
-
原怨——释钱钟书的《诗可以怨》
-
作者:陆文虎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韩愈 诗可以怨 文学主张 作家 戴震 原道 钱钟书 伤痕文学
-
描述:中国古代的文章,有一种“原”体。以“原×”为题,对某事物推它其本原,而加以论述,较著名的有唐韩愈的《原道》、《原毁》等五原,宋王安石的《原过》、清戴震的《原善》等,皆额为后人传诵。我读钱钟书先生的《诗可以怨》,揆其内容,则不啻一篇“原怨”。
-
孙奇逢“严儒释之辨”思想论评
-
作者:李之鉴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奇逢 陆九渊 禅学 道学 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明清之际 宇宙观 指导思想 主导地位
-
描述:公允。因为程朱亦是道学,毕竟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它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当心学夺理学而居主导地位之后,又推波助澜,加深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最终导致明政权的崩溃,汉民族的败亡。这个责任陆王岂容推卸?然程朱也不得辞其咎。客观地讲,道学同禅学本来就有不解之缘,这在宇宙观上反映是非常明确的。因而说作为道学的心学派理学派,不管怎么高举孔孟旗帜,但都摆脱不了同禅学的干系。
-
试释大足南山“三清古洞”石刻造像
-
作者:石衍丰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刻造像 大足 天尊 西王母 东王公 南山 道教造像 灵宝 勾陈 道书
-
描述:不一。本文拟提供一些道书方面的资料,试释这些造像。
-
鬼和鬼脸儿——释鬼、甶、巫、亚
-
作者:国光红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甲骨文 尔雅 面具 许慎 造字 通假 字形义 异构 周礼
-
描述:,频频以通假济文字之穷的古人何以特意为之造字?此可疑处
-
《历代旅游诗文赏析》地名误释二则
-
作者:甘单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诗文 飞来峰 王安石 镇江甘露寺 误释 旅游文学 灵隐寺 楼阁建筑 优秀诗文 蓬莱
-
描述:每于茶前饭后,灯下寝前,必翻阅数页
-
试论李壁对诗歌笺释学的贡献
-
作者:周焕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笺释学 《王荆文公诗注》 李壁 王安石
-
描述:南宋李壁笺注的《王荆文公诗注》是宋代重要的一部诗歌笺注本。李壁在《文选》式的传统笺释方法基础上,发展了前代的注释之学,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以史证诗,借注王诗以显史;探求诗歌旨意;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诗歌
-
晏欧联章词例释及考辨
-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章词 晏殊 荷花 例释 欧阳修 通联 荷叶 考辨 采莲 木兰花
-
描述:至于普通联章,则不拘种种,只以词意一章未尽,遂尔多章相联者即是,又分演故事联章与非演故事联章两种,尤以非
-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例释》绪论
-
作者:张传峰 来源:湖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库本 《四库全书总目》 文渊阁 史部 《四库全书》 例释 《书影》 周亮工 文津阁 文溯阁
-
描述:丛书体裁表示出的当时中国人的知识世界。”《四库全书》如同汪洋浩瀚的中国文化海洋,把18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艺术、风俗、天文、历法、数学、农业、医药各个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百科书库。
-
《汉语大词典》漏收《青楼梦》词目补释(一)
-
作者:曲文军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青楼梦 《西厢记》 补释 漏收 《水浒传》 《史记》 《石林诗话》 《庄子》 晏殊
-
描述:《汉语大词典》漏收《青楼梦》词目补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