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7)
报纸(121)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11)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8)
才乡教育 (17)
地方风物 (14)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3)
2013(22)
2011(40)
2010(20)
2008(19)
2004(10)
1999(13)
1998(18)
1994(9)
1988(7)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17)
河北学刊(2)
中国汽摩配(2)
青年文学家(2)
政府法制(1)
商业故事(1)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国经贸(1)
中国食用菌杂志(1)
文学界(人文)(1)
陆九渊教育哲学之方法论研究
作者:顾春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方法论  研究 
描述:陆九渊教育哲学之方法论研究
二程哲学性质辨析
作者:高建立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性质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理”  华严宗  “心”  程颐  唯心主义哲学  《孟子》 
描述:唯心主义”.可以说这和孙先生的观点如出一辙.关于二程的哲学性质都是唯心主义,这点在学术界早成定论.但若把二程哲学一概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笔者不敢苟同.肖萋父、李锦全二先生在论及二程哲学性质时
论吕祖谦的历史哲学
作者:富恩 施昌东 余庆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哲学  吕祖谦  经世致用  哲学思想  永康学派  陆九渊  朱熹  “理学”  浙江金华  理学家 
描述:学派的门户之见,采取“委曲调护”的态度,
故事里的哲学──王安石“点金成铁”
作者:罗文明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  对立统一  福建连城  古典诗词  艺术手法  诗中有画  充满生气  画中有诗  黄庭坚 
描述:故事里的哲学王安石『点金成铁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入若邪溪》的五言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
让学生乐学在哲学课堂
作者:沈道权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哲学观点  形式多样性  对立统一  哲学课堂  王安石  抚养孩子  知识的理解  增强学习  教师 
描述:让学生乐学在哲学课堂
为什么说围棋里也有哲学?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围棋  哲学家  众妙之门  基本图形  鹤林玉露  精神境界  上古代  临安  思想境界 
描述:《鹤林玉露》里记载了一个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下围棋的故事:陆九渊年少时经常坐在临安街头上看人下围棋.有一位以围棋谋生的棋手对他说:“你每天来看棋,想必是一位高手了,我很想请教一局.”陆九渊忙说:“不敢,我实在不是什么高手.”后来,陆九渊买了一副围棋回
论朱熹“会归一理”的历史哲学
作者:邱汉生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资治通鉴  封建社会后期  纲目  左传  司马光  吕祖谦  王安石  史学思想  儒者 
描述:。朱熹说:“岁周于上而天道明矣,统正于下而人道定矣,大纲概举而鉴戒昭矣,众目毕张而几微著矣。则是凡为致知格物之学者,亦将慨然有感于斯。”(《资治通鉴
简论王夫之对张载哲学的发展
作者:黄小榕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哲学  封建伦理道德  抽象同一性  简论  自然观  辩证法  斗争性  现实基础  人性论  王安石变法 
描述:于抽象思维的领域。他的思想和哲学,也就更具彻底性和战斗性。这些时代和人生的差异,就是王夫之辩证地继承和发展张载哲学的现实基础。
程颢程颐哲学异同论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界  明清之际  华严宗  客观唯心主义  禅学  陆九渊  禅宗  二程  主观唯心主义  朱熹 
描述:主义,但他们的思想基本一致。”(《中国哲学史》
张栻教育哲学的心性论
作者:沈清华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心性论  道德修养  培养目标  理学家  陆九渊  朱熹  天人合  心与理一  人性的内容 
描述:张栻教育哲学的心性论沈清华张(1133─1180),字敬夫(钦夫),号南轩,今四川绵竹人,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他是南宋著名教育家,曾创办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